新课标下中学作文教学初探

发布 2021-03-09 14:31:28 阅读 7825

作者:敏娟。

**:《读写算》2023年第23期。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须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人文修养、人文精神、情感体验;重视写作与生活、阅读的联系,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教给学习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倾吐蓄积创设引导。

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喜欢写作的人很少,作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

一是写作材料匮乏。学生不知写什么才好,觉得难以下笔。二是作文本身难写。

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字、词、句、段、修辞、逻辑等“硬件”,还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可见,要克服学生怕写作文这一难题,老师首要帮他们解决的应是写什么,然后才是怎样写。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把克服畏难情绪作为前提,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

全面提高作文水平。“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本人在认真研读了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几方面的**:

一、丰富生活蓄积,有源倾吐。

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倾吐,首先得有东西,否则,别说吐,就是挤恐怕也难以挤出什么来。这东西是什么?

就是对生活认识的积累。因此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并投入生活,从而丰富生活认识的储备,就成了作文倾吐的重要源泉。《新课标》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所以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有了充足的“源”,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活水”了。

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一。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苏兆 页 廉江市塘蓬镇第二初级中学,广东廉江。摘要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地位 而一些学。生的写作兴趣日益低下,新课标下如何才能改善这种现象?注重积累生活素材。强化写作思维训练,创新作文教学模式 不失为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对初中作文教学的...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初探

作者 梁春英。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2008年第11期。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 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 研究探索的重点内容。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往往费力不小,却收效甚微。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广大语文教师极为关...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初探

河北省滦南县南堡镇杨岭完全学校卢志成。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习作 自主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结合,作文就会 文思泉涌 一气呵成。创新发展活动的动态模式,是学生主动与教材 与教师 与同学 与环理念将学生平时对生活的所观 所感 所悟 所思进行收集 归类 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动的 写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