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阅读模式”课题研究得与失。
郭丽丽2024年3月20日。
我们的课题研究历经了两年多的时间,所有课题组成员精心研究,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做一反思。
一、在教学中老师对自主阅读的方法指导不太到位。
教学中,老师虽然也对阅读的方法指导了,但是不太到位。比较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但是学生光有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却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授予学生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经过反思,我觉得我们要着重指导以下几种方法。(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习惯。(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
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4)摘录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将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二、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上做得不够。
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的视点上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并敦促他们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唯其如此,才可能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我们应着重引导学生培养以下几方面的阅读习惯:(1)快乐阅读的习惯。阅读时一定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并把书籍当作是产生快乐的源泉,这样,阅读的效果自然十分显著。
相反,带着一种不悦的情绪读书,把书籍视作一种负担,其收效之微也就自不待言。(2)有意阅读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面对同一件事情,有意与无意去做,其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意阅读由于精神较为集中,注意度较高,信息刺激也相应较深,其效果也就显著优于无意阅读。
(3)专注阅读的习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
”(4)持续阅读的习惯。读书在于积累,一滴水不可能穿石,一日之功不可能砌好长城,唯有锲而不舍,方能金石可镂。(5)静思猜读的习惯。
看到书名或文章的题目后对文中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和猜想。 (6)设疑自答的习惯。阅读时对书中的人、事、理等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果怎样”等问题线索,细读全书,边问边读,边读边答,让阅读的过程充满问题和思辩。
比较辨析的习惯。在分析比较中发现异同,获得自己独到的见解。 (7)联想拓展的习惯。
由一个信息联想到另一个或多个信息,由此及彼,一通百通。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不断积累,思考的问题应该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综合。 (8)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留下的阅读良方。阅读中,及时圈画点注,归类编码,记笔记、做卡片,边读边思,边思边记,养成了这样的阅读好习惯,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反思,容易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三、勇于实践探索,寻求教学途径规律。
根据调查得到的材料和收集的资料,我制定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方案》,并在全班进行了初步的有效的探索和实验。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立足课堂,探索研究策略。
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另一方面,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组内的课堂教学实践讨论活动。上课兼顾不同学段,力求突出研究重点,展示一定阶段的收获。
2、反思小结,提升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研究型教师。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触,通过案例、反思、**等方式记录下来,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3、注重实践,张扬学生个性。
1)通过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演一演、写一写等形式促使学生保持对文本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加强学生自主感悟、乐于交流能力的培养。(3)在学科活动中发展学生能力,拓展学习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及学习兴趣都大大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稳步上升。(4)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语文个性化阅读中,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得到整体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将语文学习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开拓了眼界,能够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充分开发学习潜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摘要 在有效的自主阅读教学训练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利用手头的阅读材料,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阅读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利用其他学习资源,通过讨论 合作和 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古语说得好 功夫在课外 学生的能力指导在老师利用课堂时间,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要靠自己。关键词 自主学...
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尝试
作者 孙正光。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教师 2011年第01期。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要的是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使课堂形成一种无拘无束 平等融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创造最...
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自主参与 阅读教学模式 学生是具体的 活生生的 有丰富个性的 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自主参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 发展智能 完善人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