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模式思考

发布 2021-03-06 00:58:28 阅读 4156

学习博文:中职语文教学遐(瞎)想。

师范部:孙金偲。

原文:在很久以前,有学生问:一篇篇课文读下去,字,基本认识,文,能一读到底,那么到底还该学什么。

当时我回答: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学习表达。我想,回答比较全面。

后来参加一个新教材培训班学习,有专家说,语文教材的功能有:积累功能,知德功能,陶冶功能,启迪功能,历练功能,意思基本相同。

但是,现状呢?

中职学校以德育为首,尤其重视学科的德育渗透,再加上提倡语文教学强化人文教育,结果导致语文课堂中只见人文不见语文,只重内容不练形式,语文教学专业化与语文教学德育化倾向严重,语文教学的效益大打折扣。教学《列车上偶然相遇》,大谈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甚至在语文课堂上训练托盘技能,学习了老舍的《我的母亲》,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说,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知道应该孝敬母亲,再追问,学习母亲的辛勤和善良,要敬爱母亲,至于学习了哪些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有哪些提高,任你问遍千山万水,也难有回音。

语文教材以话题组织单元,导致单元内部以文章内容进行归类。势必影响教师使用教材的思维定势,特别关注文章的内容,习惯于内容解读和思想挖掘,甚至把课文内容的掌握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是落实“写的是什么”与“怎么样”,至于“怎么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这些“语文”的主要元素则降到了附属的地位,于是,《永远的校园》被编入职高语文的第一单元第一篇,《工作从买灯泡起步》堂而皇之走向教材。

对于中职学生,课堂上趴着睡觉和玩手机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的陋习,或许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而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师,怎么不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呢。语文课文阅读教学,**必然是“三要素”,散文肯定讲“形散神不散”,一两篇,一段时间,学生都可以忍受,还有收益,如果几年下来,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职高,语文课一律这样,学生还有什么好奇心可以调动,还有什么兴趣可以激发!

于是,我对课文教学作如此遐(瞎)想:

遐(瞎)想一:教育教学是农业。

教育教学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没有流水线,有的只是季节、气候、土壤、阳光、水分,不应该有固定模式,有的只是因地制宜、勤奋耕耘,因此,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不迷信什么最好的教学方法,那些流行的模式和众口传诵的方法,是形而上的东西,仅供参考,相信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教育教学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那么给学生打下的基础就应该是生态基础而不是建筑基础,生态基础重视它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学追求的目标。目前的考试评价是工业产品检验性的考试,而不是农业生态成长性的考核。

既然是农业,就有一个成长耕耘过程。如果教材是土壤,职高生是禾苗,且是比较脆弱的禾苗,那么课堂教学是耕耘,禾苗不需要过多的营养,但必须有足够的阳光和水分,更需要适宜的气候。如果学生是土壤,语文学习是种子,那么教师应是播种人,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遐(瞎)想二:把课文当作案例。

课文只是例子,是一个范本,是一个语言运用的案例,课文学习是要通过这个例子探求学习语文的方法,通过这个范例学习语言表达。一篇课文,可以用来学习的内容很多,可以开发的学习资源很丰富,阅读的切入角度也很多样,教师的作用是开发课文学习资源,以最简单最便捷的角度切入课文阅读,把复杂的简单化,把深奥的浅易化,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课堂上既要关注教师讲得怎么样,更要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有时,教师讲得越起劲,学生的收获却越少。

把课文当作语言运用的案例,有两种方式可以考虑,甚至我认为值得提倡:点上突破,中心开花。

点上突破,讲求一文一得。教师要研究课文的学习价值,不要被教材的导语误导,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期或学年语文学习的总体规划,抓住课文在内容上形式上最有价值的一点,引导或指导学生学习。目标是积累一个个点形成线,组合线形成平面,最终组织平面构成立体。

如《列车上偶然相遇》,内容浅显,稍具文字知识的人都能读懂,就形式而言,叙述方式可以作为点来处理,进行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缺点讨论(通过人称改写来体会),倒叙与首尾呼应结构方式的学习。《我的母亲》要么把细节描写作为点来突破,要么把重复辞格对于感情表达的作用作为点,通过重点朗读,仔细体味,仿写应用,落实重点。

中心开花,以一篇课文为核心,挖掘课文的教学资源,设计几个学习点,组织学习活动,以点带面,不惜时间,放射出去,组成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实现生活化、活动化的语文教学。

作为核心的课文必须具有可开发性,有可拓展的空间与可资学习的价值,那么对课文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如《列车上偶然相遇》可以挖掘开发的资源有:想象西蒙向学校提出列车服务员工作申请,为西蒙写一份申请书,要符合西蒙的处境,做到情真意切;还可以写感谢信,改叙述人称,可以把对华演绎成小品,等等,进行全面的语文训练。

有一篇文章《礼》情节简单,对话简练,与其分析人物情节,不如指导学生把它改编为小品,改编,是解读和重组信息,表演,是信息的第二次重组和情感体验。

遐(瞎)想三:把课堂看作是宴会。

把职高语文课堂当作是宴会,职高学生是这个宴会的食客,是关注味道而不关心营养的食客,教师是厨师,教材是用来宴客的原材料,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就是烹调计划和烹调操作。要烹调出适合食客口味的菜肴,就必须要有油盐酱醋等佐料调配,要想宴会成功,不但要菜肴美味,还要菜式丰富,气氛轻松。所以职高语文课堂上,尽可能轻松,幽默风趣的课堂是受欢迎的,运用笑话组织教学,无伤大雅,甚至课堂上用几分钟“废话”引发兴趣,对于职高课堂也很有必要。

谜语、对联、游戏、表演等等努力让它们进入课堂,成为油盐酱醋,一个个课堂活动就是一道道美味的菜肴。

遐(瞎)想四:老师不妨学着偷懒。

教师钻研业务要勤,课堂教学要学会懒。学习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要勤,钻研教材要勤,思考教学设计要勤,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要勤;课堂上讲解要懒,尽可能少讲,多让学生活动,对问题的解答要懒,不要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老教师写教案懒一些,简单实用,留足生成的空间与时间;查阅材料要勤,运用材料则可以懒,现成可用的成果可以“拿来”,懒一些,把精力花在该花的地方。

课堂上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发出笑声、惊讶声、赞叹声,课堂上太安静,只能说明课堂缺乏生气。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趴着睡觉比在课堂上“接嘴”好,这是错误的,睡觉时思维静止了,而“接嘴”甚至闹课至少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活动,如果老师只管讲自己的,把要讲的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当然是安静的好,如果老师是要教会学生教懂学生,当然是不能睡觉,但可以“接嘴”甚至闹课。

遐想,想得远了,瞎想,想得乱了,暂且就此打住吧!

学后反思:其实无论是爱学习的学生,还是不爱学习的学生,都希望遇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每一节语文课都妙趣横生,走进心里,走进生活,不是为了学而学。不知道从小我心中语文老师的样子,是从何时,变成了今天我(一名语文教师)不喜欢的样子,每天上课:

生字-作者简介-阅读课文-分析课文-课后习题。如果我是学生,我也早已厌学。中职语文选材都明白易懂,几句话学生们已经心领神会。

重视德育的选题,非常符合现在中职学生现状。但如果因为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得不到学生的响应,语文课堂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也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语文教师作为重要的德育课教员,抓住一个问题,深入解决一个问题,不惜时,学会放手,把课文当作案例,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对“生”的人文启迪为本,学一课得一课,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学一门,恨一科,我想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质就达到了。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 新课标提出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 新课程的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首选课题。关键词 转变 探索 把握规律 激情引导 创新模式。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 综合性 情感性的特点。教...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晨读。晨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利用晨读课既可以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可以诵记那些古今中外的优美篇章,获得最大的美的享受,可是许多老师面对一天天的早读认为只要到岗就行,放之任之,学生也就一读了之。学生在晨读课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东一鎯头西一棒,兴趣所至,还吼上几...

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思考

教孛研究。冷从刚四川省苍溪县田菜小学四川广元 写作断无秘诀,然而却有规律可循。定体则无,大体极的态度,真诚 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则有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多年实验的快速作文教学信 关心尊重学生的情感与理解,善意评价他们的推理与想中,力图突出人本,贴近生活,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