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初探

发布 2021-02-25 06:29:28 阅读 3400

内容摘要】“文章有法,但文无定法”优美的文章就需做到“构思作文,胸中有‘术’;下笔成文,不落俗‘术’”。作文要“言之有物”,首先必须“言之有情”;作文要“言之有理”,必须“言之有法”。对小学生来说,好的文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学生“以情写文”后再修改得来的。

关键词】〈1〉因文而异,有的放矢〈2〉挑刺多,鼓励少。〈3〉求全责备。〈4〉多就少改〈5〉多种批改方式相结合〈6〉评语亲切中肯〈7〉顾及全篇,照顾局部〈8〉评语要克服表面化,指出深层隐蔽问题。

正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作文批改,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疼。面对参差不齐的作文,常常无从下批。

而教师的批改,不仅影响学生的写作,还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感情。评语正确地反映出写作中的甘与苦,学生便引为知已;评语明快地写出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学生受益良多,视为摸索前进中的一盏明灯。贴切而精彩的评语,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平庸或错误的评语,会挫伤青少年的锐气和信心。

作文批改,如果敷衍了事,胡改滥批,则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批和教应平分秋色,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目前,作文批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要求划一,缺乏针对性。〈2〉挑刺多,鼓励少。

〈3〉求全责备。〈4〉以教师个人口味改得面目全非。〈5〉批改方式单一,教师劳动量大,收效微〈6〉批语冷漠。

〈7〉未顾及全篇。〈8〉评语表面化。

评语看似简单,却马虎不得。应表达真知灼见,而且情真意切。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文而异,有的放矢。自然千姿百态,社会丰富多彩。俗话说: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个性有差异,作文也各有特色。学生作文各呈其长,不拘一格,或刚或柔,或华或朴,或庄或谐,或长或短。

水平也会参差不齐。批改时就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对象,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尺度写不同评语。学生不善敏锐感受生活,文章内容贫乏,就启发他们观察和开拓写作源泉;学生知识面窄,就要求他多读书看报,积累、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学生构思,表达基础差,则应降底要求,指导他写好一件事,写清一段话,打好作文基础。

对较差学生,则要不拘一格,雪中送炭。这样,避免同一指挥棒下众口一声,千篇一律的弊病。

2、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习作,是逐步练习提高的。理应多看优点,多鼓励。

哪怕有点进步,教师也应倍加爱护,分享喜悦。“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即说明了是一剂催人奋进的良药,以免扼杀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循序渐进,不求全责备。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一篇作文更不可能完美无缺。

因此,每次作文都有一个侧重点,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批改时,应针对侧重点加以表扬。如要求写人物外貌,达到了这个要求,哪怕其他方面写得不好,也应给予极高的评价,带着宽容的态度激励他们 ,每步走好走稳。

这样长期训练,必将有效。

4、多就少改。教师批改时,应尊重学生原意,理顺即可。避免“越俎代庖”,改得鸡零狗碎,学生不解其意,吃力不讨好。

5、多种批改方式相结合。可由教师背后批或当面批,也可由学生自改或互改这样可减轻教师负担,避免学生写过就推给教师。但不论那种方式均应讲求实效。

特别是学生自改和互改,事前应该指导,事后要检查,否则徒劳无益,而且有害。如有时间的话,应多提倡面批,教师边改边问,学生边答边想,效果显著。

6、评语亲切中肯。评语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过程。中肯、诚挚的评语能提高其写作的热情。

评语要晓之以理,也需动之以情。对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无论大至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还是小到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乃至恰倒好处活用了课本中某一句子,都应该给予热情、亲切的褒奖。对差生更应抱有希望,给予信任,加以鼓励。

评语应该给学生力量、信心和乐而不疲的兴趣。尖锐的批评若能有亲切的氛围,也能如春雨入土,催发新芽嫩苗。

7、顾及全篇,照顾局部。即抓住作文的主旨,高层建瓴说出全篇主要的好处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也指出局部的好处和不足。

只有这样,评价和指导,才能具体而切实。但因注意评语不要面面俱到,在全篇的背景上,只侧重某一二方面即可,使议论不失依据。如果不能对全篇作出的评价,必然会削弱评语的作用。

8、评语要克服表面化,指出深层隐蔽问题。评语表面化,是指只写出面上的优点和问题,如文中事件、观点及错别字、病句、不正确的标点等。这些应当评但不会使学生豁然开朗。

评语要深入到学生思维过程中去,摸清其思路,通过暴露的问题,揭示其隐蔽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如作文的主题、立意、构思,以及为之服务的观察、联想和写作方法等。这样反映思维本质和学生智力水平的存在问题。

比如,学生写读后感易犯的毛病是,把自己感受的全部见解、感受在第一段里统统写光,后文即无话可说。于是再举两三个例子,聊充篇幅。其原因大致有两个,而且都出在思维方法上:

第一,不善把自己的思想、感受进行分解,思维缺乏条理性。第二,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受的形式,构思为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过程,缺少思维的渐进性。学生遇到这种情况;相当苦恼,而又补救乏术。

评语如能深入一层,抓住存在于思维过程中的弱点,从构思谋篇方面加以点拨,指出隐蔽的问题,学生就会懂得如何改进。总之,作文批改,关键要找准方法,投入情感,才能收到实效。

小学作文批改初探

作者 倪海坤俞中虎。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17期。摘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作文批改,语文老师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却收效甚微。面对这样的现状,本文从丰富作文批改的形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创新作文批改的内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同行...

作文批改方法初探

如何有效批改作文。说起批改作文,老师们就头疼 量大,耗时多,眼睛都要看花,既要改错别字,还要顺句 既要顺条理,还要研究是否画龙点睛 一次习作下来,老师都累垮了,确实辛苦不少,而学生呢,好的看一下,改一下,大多数学生连看都不看,更谈不上改了,于是,老师那个气呀不打一处来,怨天怨地,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意,...

对话式作文批改初探

语数外学习。年第 期。对话式作文批改初探。奚。敏。丹阳市珥陵初级中学,江苏。摘。镇江 要 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评语只是教师个人的 独白 这种独白忠实于知识,却背弃了学生 体现了权力,却忘记了民主 追求着结果,却忽视了意义。其后果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批改作文,却没有在批改中增值。因此,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