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8课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1-24 07:22:28 阅读 9939

第8课《风的形成》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本课是在热空气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空气流动的原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认识空气的基础上通过**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

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空气流动产生风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能运用已有的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

3、能初步用实验产生的结果来验证某种假设的结论,并运用类比**风的成因。

4、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空气流动的原因,以及自然。

界中空气流动的条件。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流动是风的形成原因。难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演示门缝飘纸片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实验**启迪思维。

师:夏天,我们用扇子扇,有没有风?学生回答:有。

你有没有想过方式怎样形成的?学生猜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猜测。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师: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如何做?生:做实验。

师:下面我们设计实验一起验证我们的猜测。(师出示实验提示卡)

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

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流动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集体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师:当燃烧的蜡烛放在塑料瓶内,使得里面的温度升高空气变轻,瓶内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形成风,我们就看到蚊香的烟飘起来,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风的。

三)联系生活、应用实践。

师:谁能举出生活中利用风的例子。学生举例。

师演示的风的危害资料。师: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学生讨论交流。(风的利弊)(四)总结评价,巩固拓展、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小结。

3、帆船是怎样借助风的力量行驶的?想办法了解。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青岛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风的形成》教案

一 教材分析。风的形成 一课选自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 上册 教材的第十六棵。本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行,通过 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 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 进而通过 观察上升的空气 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形成 活动通过对比实验,...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风的形成》教学设计2青岛版

2019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风的形成 教学设计2青岛版。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 对流,为进一步研究保温和散热奠定基础。其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 风的成因。教学目标 一 科学 目标。1 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 能推测螺旋...

北京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土壤的形成教案

土壤的形成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土壤是由岩石变化而成的。知道空气 水份 植物 动物等是土壤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陆地的表层。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1 连续一个月对月相土壤进行观察,把数据记录下来分析。2 收集资料,了解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