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的线索:
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辽阔,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绿等。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
课件**草原美景部分。
二、学习远迎客人。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
板书: 看画面
请看画面。
出示课件迎客画面。
下面大家自己读书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
板书: 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
学生汇报。
说说你的收获吧。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指导两个比喻句。
幻灯出示: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比喻河。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小结:这些比喻的特点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齐读。 三、自主合作学习后三部分内容。
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怎么学?让我们看看刚才是怎么学的呢?
总结学法:
看画面读课文画句子谈体会。
同学们可选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学习,喜欢一个人静静看的就自个儿学,喜欢跟同学共同研究的同学可几个人商量好学习内容,自主组合一个小组。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就互相讨论,学完一部分内容弄懂后再去学习另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画面吧(**课件)。
(在汇报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有关课文片段,以幻灯画笔指导,在学习热情款待部分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师: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吧。
(从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等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招待我们,干部老翁这些有地位的人给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给我们唱歌,小伙子给我们表演赛马踤跤等,饭后进行一系列的联欢活动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豪爽。)
**《草原迎宾曲》──听了这首歌,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师: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归纳板书: 自然美人情美草原
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人情美,从中可看出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幻灯出示指导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总结: 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然而,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这里老师收集到一些**资料我们来看看,也许从这些**中你也可以想像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出示)看了这些**你心里想说些什么?
2、让学生现场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广告词),喜欢哪一部分就设计哪一部分: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请到我们草原来,草原之花永盛开。
大草原,乳飘香,人情美,客常在。
草原大,草原美,草原的牛羊肥。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聆听一首草原的赞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好吗?**《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小标题。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
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想一想:
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
3、同桌互相讨论。
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三、交流点拔。
1、挂图:
读了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句子读一读。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图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告诉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
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原因。
6、指名说,体会摹的美和大:
⑴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 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表现了草原的美和大。
② 绿毯绣白花是很美?
③ 绿毯为什么会像无边的绿毯?
⑵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草原确实很大很美,让人联想到无边的绿毯。
⑶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公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 把“小丘”比作“中国画”,给人美的享受。
② 中国画的技法很多,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用细细的墨线勾勒出事物的轮廓,然后涂上色彩,画法与我们的铅笔淡彩相似;另一种直接用大毛笔醮上水墨或颜料,画出各种图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小丘像哪种中国画?
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③ 句子虽长,但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年,小丘和平地没有明显的分界,连成一片,处翠色欲流,又浓又润,像要流下来似的,一直流到天边,与天相接,草原真大真美啊!
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
8、评读,该怎么读。
过渡: 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
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
10、指名读。
11、既……又……既……又,如果,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
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
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过渡: 草原的天很可爱,摹的地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组织自学。
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
五、交流点拔。
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⑴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 挂图。
② 学生说。
③ 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与绸带迎风飘舞,确实像一条七色彩虹。
指图说。 ④ 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⑤ 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
⑥ 去试试。
⑦ 指名读。
在以下小节中,再谈谈。
⑵ “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
① 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
② 指名说。
③ 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⑶ “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
① 学生说。
② 蒙古族同胞还用什么招待我们?读句子。
③ 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④ 带着这种感情读读。
⑤ 指名读。
⑷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 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② 理解中有困难吗?
③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④ 《赠汪伦》表达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
⑤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⑥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是一种什么感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全集
海南省琼海市第一小学符向阳 一 复习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草原 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的线索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盛情款待 联欢话别 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辽阔,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绿等。师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 感受大草原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一 朗读导入,再现 风景美 1.交流谈话,梳理...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草原 教学反思。教学中,从学生的阅读欣赏 展开想象 品词析句 自主感悟等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主体性 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我认为孩子们的理解和想象是可以超越文本的。比如说,在体会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这句话时,民主平等的气氛让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我问 为什么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