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鲁科版)
教学实录。昌邑市文山中学于虹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2) 了解氮固定的相关知识,认识n2、no、no2的性质,了解自然界形成硝酸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自学**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和**自然科学的兴趣,主动**自然界中的奥秘,并据此对未来科学发展进行**。
2) 让学生体会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氮的循环,n2、no、no2的性质。
教学难点:n2、no、no2的性质。
教学实录:教学媒介及教学素材:相应教学**、课件;
相关实验仪器及药品:
一底部有少量水且盛满no集气瓶、一个白色塑料袋、一橡皮筋、石蕊试剂(如此准备9套)。
使用方法:教师演示一套,全班学生分成8各小组,每小组一套。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自主**、合作交流、
预习任务:任务1、预习课本查阅资料,查找为什么 “雷雨发庄稼”?在电闪雷鸣时,氮气和有关氮的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反应?
任务2、 豆科植物还需要使用氮肥吗?为什么?
如果在种植玉米、小麦、水稻时也不用施用氮肥,那会减少农民很多负担。请你想一个好的方法。
课堂教学实录:
本节课老师要检查并落实同学们完成任务情况。
引入:多**:先** “闪电”**。
落实任务1:小组内交流课前整理的“雷雨发庄稼”的原因。
一组派生1投影仪展示方程式,并且讲述:在雷雨交加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no气体,no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化合,生成no2气体,no2溶解于水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师:生成硝酸就肥田了吗?还有补充吗?
生2:生成的硝酸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上,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这样就使土壤从空气中得到氮,促进植物的生长。
师:再加上这一段就完美了,掌声鼓励。请同学们再把这个过程写在学案上(进一步巩固)
师:大气中的氮可以进入土壤,土壤中的氮又是怎样进入大气的?即:氮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本第70页、第71页的第。
一、二自然段。根据氮循环示意图,画出氮循环简单图示,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给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此要求】
板书:第二节氮的循环。
一、氮在自然中的循环。
小组交流2分钟】
学生展示:学生总结氮循环的四条途径:(可以更多)
大气中不活泼的氮气——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排泄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成铵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氨——被植物吸收——可被分解进入大气、进入地下水。
大气中不活泼的氮气——合成肥料中的无机氮——以硝酸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可被分解进入大气、进入地下水。
大气中不活泼的氮气——通过闪电变成硝酸酸——通过降水进入土壤和水体——以硝酸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可被分解进入大气、进入地下水。
汽车排放物也进入氮的循环中。
师:氮的循环的主要物质有:
众同学:氮气——氮的氧化物——铵离子——硝酸——植物蛋白、动物蛋白等。
师:下面我们重点学习单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气和氮的氧化物。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和课本第71页最后两自然段填写学案。
板书: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学生填写学案2分钟】
投影展示某位同学的答案】
师生共同找出不确切的地方:
如:n2和o2反应掉条件。
师:大家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了no,进一步生成no2了。
生:不可能。
师:是的。空气中的n2和o2稳定共存,只有特殊的条件才反应,条件至关重要。
观察思考]师:现在我来变一个小魔术。
有一集气瓶上面盖一玻璃片,底部有少量水,水上面空空如也。
白色的塑料袋,吹上点气。如图:用橡皮筋绑在集气瓶口上。
打开玻璃片。
生:呀,红了。
师:是的,红棕色。盖上玻璃片振荡集气瓶,集气瓶又变无色了。进一步反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猜想原来集气瓶中有什么气体?
生:相互议论查阅资料——no
师:若再振荡再打开,红棕色有何不同/
生:颜色变浅了。
师:若再振荡再打开,再振荡再打开……最后会是什么现象?
生:不再变成红棕色了。
生:那变成什么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推测,验证。
学生实验:每小组发一套实验用品。
师强调气体有毒,注意不要溢出。
生填写实验报告。
板书:2、no和no2
小结:no和no2的性质对比。
多**投影】学生填写的内容。
师:氮气不但可以与氧气反应还可以和氢气反应,注意与氢气的反应为什么要写可逆符号呢?
生:因为是可逆反应。阅读课本第72页“知识支持”。
师:可逆反应的关键词。
生:相同条件、同时。
师:请再举例。
生:二氧化碳溶于水和碳酸分解。
师: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电解水是可逆反应吗?
生:不是,因为条件不同。
板书:3、氮的固定。
师: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氮气有哪些用途?
生:制氨气、冷到手术利用了液态氮气汽化吸热……
师:氮气与氧气反应和氮气与氢气反应等氮气的反应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请阅读课本7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完成针对练习。
指出下列固氮方式各属于哪种类型?
a、闪电时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
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
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
d、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
师:掌握的很好。
课前任务2、 豆科植物还需要使用氮肥吗?为什么?
如果在种植玉米、小麦、水稻时也不用施用氮肥,那会减少农民很多负担。请你想一个好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请写在学案上。(2分钟)
当堂检测】(3分钟)
1、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和氧气,但在通常情况下氮气和氧气和睦相处,并不发生反应,原因在于氮气很稳定。下列用途中,与氮气的稳定性无关的是( )
a. 充入粮仓中贮存粮食。
b. 充入灯泡中保护钨丝。
c. 工业合成氨时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
d. 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2、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 )
a、no b、co c、no2 d、nh3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co2 b、co c、no2 d、no
4、no2与水反应中,(
a、只是氧化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只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5、博物馆中常把一些古字画保存在氮气中,其主要原因是( )
课后作业:下一节课我们学习氨、铵盐,1、请同学们查阅工业制硝酸的过程及相关方程式。
2、查阅现在的肥料有几种,如何使用和保存。
教后反思:本节课获得了市优质课奖,以上是这节课的真实记录。
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来串联课堂教学,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入“雷雨肥田”、“魔鬼谷”这些实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突出实验教学的作用,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层层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并让学生亲自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氮的氧化物性质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注意了环环相扣的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在以下方面若再完善一下,效果会更好。首先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收集氮循环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氮的循环、氮的固定与粮食危机等问题有新的了解,明确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授课过程中应加大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指导艺术。
再次,应加强教学过程与多**模拟的结合,给学生以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学案十二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2 了解氮的固定及主要形式,认识氮气能与氧气 氢气发生反应,了解氮的两种氧化物的性质。3 认识氨气的溶解性 与水反应 氨的还原性,认识铵盐的分解 与碱的反应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
氮的循环 第一课时
no的物理性质。no2的物理性质。no非常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n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研讨 在新疆和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遇雷击而倒毙,被当地牧民称为 魔鬼谷 奇怪的是这里草木茂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写出有关的化学...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界中氮循环的途径 形式及所涉及的物质 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 no no2的性质 了解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硝酸的有关计算。2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 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