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

发布 2020-03-07 21:11:28 阅读 4396

目标:知道土壤的构成;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准备: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小铲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纸袋、水等。

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

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蚯蚓的家在哪儿?

”当学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关于土壤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提出问题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就是训练学生成为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的孩子。

学生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了许多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自己研究。接下来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条件选择研究问题。教材中**任务的对话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引导。

3)观察土壤里面有什么。

关于土壤的问题只有“真刀真枪地”观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决。这一环节包括室外观察和室内观察两个层次,旨在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自主发现,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为他们准备一些材料,像放大镜、小铲子、纸袋等。

要求学生要作好观察记录,这是收集事实的过程。

4)交流与总结。

结束观察活动后,围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进行交流,要引导学生把所有的发现都表达出来,以丰富事实资料。接着启发学生概括总结出土壤的构成,这里要注意不要强求孩子们的语言十分严密十分科学,比如学生认为“土壤里有草根和腐烂的叶子”就可以,腐殖质的概念对他们来讲太抽象了。

总之,教师不要代替他们作出结论。

5)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在观察活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而且能够保护学生**自然的兴趣,增长才干。

教学反思:1、 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摆弄、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观察和作出结论。

2、 意对学生进**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告诉学生用铲子取土时千万要小心,不要伤害蚯蚓,不要破坏那里的环境;观察结束后要把土壤放回原处等。

2、 蚯蚓的房前屋后。

要点:玩泥巴并观察三类土壤的不同;针对沙和石头提出问题和选择问题,进行观察研究。

目标: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沙和岩石的特点;强化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的训练。

准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沙、各种石头、锤子、放大镜、钥匙、刻刀、稀盐酸等。

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

玩泥巴”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他们往往会不怕脏,不怕累,情绪高涨。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足量的壤土、黏质土和沙质土,上课时谈话引入“玩过泥巴吗?喜欢玩泥巴吗?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玩泥巴和以往不同,我们要边玩边观察自己玩的泥巴有什么特点,还要与同学交流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2)认识三类土壤。

放手让学生玩15至20分钟以后,让他们根据亲身体验集体交流“这些土壤各有哪些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壤土、黏质土和沙质土三类土壤及其特点。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趣犹未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玩土壤,看谁还有新的发现。

3)观察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

第一个研究层次是提出问题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课前组织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石头和沙(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岩石标本进行教学)。上课时,教师启发谈话“蚯蚓的房前屋后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土壤,还有沙和形态各异的石头。

针对沙和石头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再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从而,对本单元的二级目标进行强化训练。

第二个研究层次是充分放手让学生研究自己选择的问题,当然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可以结合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为了保证教学的效益度,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并参与研究活动,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在研究之前先引导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个研究层次是整理事实。让学生围绕“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

”等问题交流各自的研究收获。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对沙和石头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培养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呵护他们与生俱来的**欲望。

4)拓展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由于小学生**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本课我们设计了“奇石展览会”拓展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石头,发现出更多岩石的秘密,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感。

5)课后反思与总结交流要点。

让学生比较自己的发现与别人的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课后反思:1、 意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习惯教育。比如:玩泥巴后要提醒学生把手洗干净;使用锤子、刀子、稀盐酸时要注意安全。

2、 研究活动开始前要让学生明确研究问题,指定研究计划,使学生养成做事心中有数、目标明确的科学态度。

3、 蚯蚓的邻居。

目标: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

准备:漏斗或纸袋、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蚯蚓、蚕豆等。

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学生对“蚯蚓的邻居”这一课题会很感兴趣,课自然而然就开始了。

2)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肥沃的土壤,放入一个漏斗形的纸袋里(或漏斗里),在纸袋上方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等一会儿,让学生观察能发现什么。当学生看到土壤里的小动物从漏斗嘴钻出来时,其感受是多方面的。观察过以后要教育学生把土壤和小动物送回原处。

没有条件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帮助他们认识土里的小动物。

3)**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这两个问题富有挑战性,也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欲。

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里准备一些研究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责任是大胆让学生动手尝试。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是为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准备的。

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契机,教师一定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一二一齐步走”。

蚯蚓与土壤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出来结果,而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不是当堂课所能发现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并作好观察记录。

4)调查“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并组织一次保护土壤的宣传活动。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土壤资源的现状,提供情景让他们感受人类对土壤的破坏,增强他们保护土壤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后记:本课的几个学习活动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需要一二十分钟,有的需要几天或更长时间,要教育学生观察时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在观察时一定要随时记录,既要围绕**问题观察,也要善于提出新的问题。

而我们的学生最缺乏耐心,需要老师一遍一遍的督促。

4、 落叶到**去了。

要点:让学生猜想和观察落叶到**去了。

目标:通过猜想和观察落叶到**去了,使学生了解动物活动和细菌对土壤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准备:腐烂程度不同的落叶、动画软件;蚯蚓、树叶、果皮、土壤;人类改良土壤的录象资料和书籍等。

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首先谈话:“大树下和田地里有许多落叶和枯草,它们都到**去了呢?”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想。他们根据生活经验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想,这是**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

2)实地观察,得到结论。

猜想只是对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必须寻找事实与证据。观察落叶变成了什么,就是引导学生经历**过程的更深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好观察地点,找到腐烂程度不同的叶子,这有利于学生观察和研讨。

之后,再通过阅读或**动画建立正确的认识。

3)实验验证,拓展认识。

本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亲眼目睹蚯蚓是怎样为改良土壤默默工作的。不要局限在教材中的两种设计方法,应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尝试,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爱护蚯蚓。

为了扩展认识,教材还鼓励学生通过采访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改良土壤的办法,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渗透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活的科学思想。

附送:2019-2024年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飘呀飘。

1.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过程能力训练目标是“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重点应该落实到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由定性观察上升到定量观察阶段。并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关于提问能力的培养,本单元重点在围绕研究目标提出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有时候,学生的问题扩散程度太大,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提醒学生针对“影响自转旋翼下落速度的因素”这个事情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准备。

a、教师准备: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直尺、长卷尺)、秒表。

纸、剪刀、回形针。

b、学生准备:

比赛用纸、剪刀、回形针、笔。

教学过程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生制作自转旋翼。并进行简单的小组比赛。

第二课时:比赛自转悬翼,先小组比赛,选出小组第一名;小组第一名代表小组进行班级比赛,选出班级前三名,教师对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有前三名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

总结出自转悬翼下降慢的原因和制作技巧。

第三课时:教学生制作降落伞。

第四课时:进行降落伞比赛。方法同第二课时。

资料:1、关于测量工具。

在这三种测量工具中,尺子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数学等课程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老师只需要简单说明即可。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论上讲,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被测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即重力,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设定的。在地球上某一范围内,重力和重量是相对应的,物体的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也是力的一种形式。

而重量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更常用,我们一般认为弹簧测力计测的是物体的重量,也没有错。有些弹簧测力计上的以“kg”为单位的刻度即可以反映被测物体的重量。使用弹簧测力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把弹簧测力计“校零”,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处。②使用时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顶上的提环,使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重物(钩码),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指针或挂钩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③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平齐。④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不然的话,测力计会被损坏。

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5 let s eat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 认读句子 i like hamburgers hot dogs.h e some french fries juice,etc.2 教给学生如何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以及为别人提供或请别人吃东西的表达语。教学重难点 能够听说 ...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东莞光正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中心备课人黄丽玲课题倍的认识第 1 课时调整时间 2016.10.19上课时间。东莞光正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中心备课人黄丽玲课题解决 已知两项求倍数 的问题第 2 课时 调整时间 2016.10.19上课时间。东莞光...

三年级上《蚯蚓教案》

2.4.蚯蚓。一 教材简析 从动物的多样性来考虑,蜗牛代表的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也是柔软的,但它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结构比较简单,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在课堂上很容易观察。蚯蚓的身体特征明显,尤其对应激性的反应强烈。通过本课教学,会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形态的多样,更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