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互评互改教学模式

发布 2019-12-29 08:51:28 阅读 8947

桃江县2023年初中语文。

学科会经验交流资料。

开展互评互改,提高写作水平。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能够坐在这里,我十分荣幸。三年磨一剑,将近中考,冲刺阶段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上一层楼,是语文老师梦寐以求的事。我在作文教学中,创建了互评互改的模式,取得了点滴的成绩,敝帚自珍,与大家交流、分享。

下面就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向大家汇报:

一、创建背景。

1、现实矛盾。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批改作文可谓呕心沥血,大作文、小作文、周记、随笔、考试作文、片断练习、征文等,工作量极大。可许多学生对待老师的评语往往是眼睛一瞟,分数记上,“万事大吉”。作文教学如何更合理、更有效?

到了初三,时间更加紧迫,如果还是按初。

一、初二那样,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笔是不切实际的。强行实施,只会使师生都疲于奔命,效果适得其反。困则思变,于是,我在作文训练安排上,先将大量的作文考题浓缩为几大母题,比如:

青春成长、情感体验、品德修养、自然环保、哲理思辨、联想想象等,然后布置作文,原则是少写多改,要求学生精心写,不抄袭,然后互评互改,最后作文成型,接近满分作文。而这互评互改,不仅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更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获得较大的提高。

2、课标要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让学生参与评改,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改的必然。

在现实与课改的双重需求下,我的《作文互评互改教学模式》应时而生,我和同事们经过三年的实践,模式日趋完善,在此推介给大家。

二、教学模式。

一)准备工作

1、动员。首先阐明学生互评作文的意义,转变学生的观念,纠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解除学生的顾虑,激起他们对互评的热情。为后面的实践作好思想准备。

2、分组。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人数以4至8人为宜,分组应依据自愿原则和互补原则。前者以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心理保证,后者为写作水平高低互补以合理的人员配备作为互评的能力保证。

选出1至2名组长,必须是认真负责的,最好也是写作水平比较高的。他们主要负责收发作文本、安排批改、组织小组评议和推荐佳作的工作。

3、知识储备。

1)学习中考的作文评分标准(即作文基本的评改标准),这在开始实施时较为重要,当然在以后的评改中可根据训练要求提出相应的标准。

基本的评改标准。

2)学习作文评改范围:中心思想、观点和情感、材料、结构、语言、技巧、文面(卷面﹑书写﹑标点﹑行款)、标题。

(3)介绍常用评改符号:删除号、增补号、换位号、接续号(连接号)、错别字号、赞扬号、分段号、保留号、后移号、留空号。

4)学习评改的具体方法并提出10条要求(见附文)。

方法:“增、换、删、调”。增:

即充实作文内容。对重点段落写得不具体,细节描写不到位的习作,指导学生充实重点段落的内容,扩写重点段,增加一些新内容。换:

即去掉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的词语,以及病句和不正确的标点,而换成正确的字、词、句和标点。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就要从这些基础抓起。删:

即压缩语句、删掉多余的或与中心无关的语句。对那些没有围绕中心思想安排材料,详略不当的作文,指导其学会分析并删除,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明确。调:

即指导学生调整作文中某些语句和段落,把文章改得有条理。

学生互批,每个人都要根据评改的十条要求,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以上。多次批改实践后,学生不仅能准确地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评改注意点:

要尽量发掘和吸取别人作文的优点,不得随意挖苦和嘲笑。②重点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③修改文理不通的语句。

④删去对表现主题无关的句子和段落。⑤调整和重新安排不妥当的段落层次。⑥修改和补充结构不完整的地方,并且还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⑦在旁批的基础上,写出总批,签上评者姓名和批改日期。

二)教师示范评改。

教师初步阅读学生作文,找出一两篇带有普遍性的、典型的作文用多**展示出来,然后逐句逐段地分析,教给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三)学生互评互改。

第一步:个人评改:每个同学批改一篇习作。在本上根据要求写出分数和评语。

第二步:小组评议:组长组织大家传阅、讨论,交叉阅读习作,根据制定的标准和范围进行修改,并写出评语、签名。

然后组长对这次评改进行总结,填写评改记录表,推荐佳作。各小组评改可分侧重点:看中心或选材,或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学生评价同学作文要把握“四个高一点”:①对于那些平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偶尔写了一篇较好的文章,分数相应给高一点;②就这篇文章而言,如某一方面写得特别出色的,如开头、结尾、段落间的过渡等,分数也应给高一点;③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的,分数也应给高一点;④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分数也给高一点。

四)师生点评:对各组推荐的佳作或精彩语段语句,用多**展示出来或由习作者本人在全班朗读,大家共同欣赏,并进行集体点评,对有争议的习作也可点评,而且形式应该多样。教师随机点评,以肯定小组意见为主,抓住文章及评改意见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议。

五)反思与自评:作文本还给作者。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及修改意见,修改作文,写出评后记,总结文章得失。也可针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

六)复查讲评,张贴佳作。

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指正。然后精心选出七八篇优秀的作为典型例文,写上教师自己的意见后打印出来,张贴到班里的“语文学习园地”上,让学生反复欣赏比较,借鉴学习。

三、实践成效。

三年来,我和学校部分老师共同探索、研究、实践,同时与其他教师传统的评改方法进行比照,越来越领略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可喜成效:

1、教学越来越规范有序,绝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和认可互评互改作文的方式,课堂效果越来越好。

2、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一方面,评改者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他们能从同学这面“镜子”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他们在肯定作文中的优点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们在指出作文中的不足时,也同时是对自己的警戒。另一方面,习作者也因评改者的赞扬而受到鼓舞,因评改者指出的问题而努力改正,力求写得更好。

根据我们对三年来的语文考试的作文成绩的跟踪调查,采用模式教学的班级的成绩提高幅度远远高于传统教学的班级。

3、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对一篇文章作出恰当的评价,必须经过仔细的阅读,认真的思考,否则难以写出思维清晰、言简意赅的评语。批改过程,就是分析、评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小组讨论和全班点评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更是到了最活跃的状态。而课后学生的反思和自改,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活动,每位同学在拿到被他人批改过的作文后,都能认真重读自己的作文,研究他人的评语,表明自己对评语的看法:

或赞成、或会对某些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对习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更深刻的思考,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

在互评互改作文活动中,学生大多能创造性地审视、评价他人以及自己的习作,因此,它本身也就是一种培养和训练创新能力的过程,一种创新活动的实践。

4、促进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评改过程中,从修改文字,到写出评语,到全班讨论,全都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整个互评互改活动自始至终体现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在这里,学生是主人,既是写作者,又是评改者,人人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赞扬、批评、肯定、否定,各种看法在这里汇聚,各种观点在这里展示,碰撞,争辩。

这就可以使学生的内驱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培养和展示。

5、改善了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对话的民主氛围,出现了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场面。传统的作文评改中,学生始终处于聆听者的位置,即便有见解,也无法发表,无处发表,一切以老师的评语为准。这不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还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势:

学生就是学生,不能推翻老师的见解。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则使学生的这种意识发生了转变,它改变了学生的单一身份,使每一个学生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他们不仅仅要听,要学,还要评,还要讲。这样必然能营造出一种既促进教学相长又充满民主的教学氛围。

6、促进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一是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当今的学生也许不太重视老师的评语,但是他们很看重同学的看法,就习作者而言,谁都不愿意在同学面前掉价,他会认真地对待每次作文;对评改者而言,如果马虎、草率地对待评改,在其他评改者、习作者、老师面前都难以推卸责任。所以大多数同学都会很认真地对待每次评改,谨慎地写评语。

二是学生评改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合作的精神。在组内相互检查评改作文,相互切磋,增强了集体意识, 有时有的同学对一篇文章难下评语时,必然会主动征求本组同学或老师的意见。这些都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增强。

小组互评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三是这种做法使学生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极大部分同学在评改时都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而且都能以表扬、鼓励为主,增强了每位同学写作的信心。一段赞赏性评语,甚至对文中某一句话的赞赏,都会激发习作者更大的写作热情。

特别是师生点评佳作这一环节,更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讲台成为学生们展示自己风采的场所,每当一篇文章评完,总会引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能有一篇作文在课上宣读,这对习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成功,一种荣幸,使他对写作产生一种自信和热情。

每个同学在欣赏他人优秀作文的时候,必然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每个人都想写出好的文章,争取进入优秀的行列。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正是健全的人格所必需的。同时,当一位同学的作文被大家点评时,不仅优点展示在众人面前,不足也必然会显露在众人面前,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指点和帮助,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学生通过欣赏自我、剖析自我,逐渐形成悦纳自我的意识,培养成既能展示自己的成功,又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的宽广胸怀和恢宏气度;防止和克服自卑或狂妄,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林冠初。读与写 下旬刊 2018年第07期。摘要 初中作文教学中采用互评互改方式,可以广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且通过互评互改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品评修改作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觉性 能动性 独立性 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词 初中作文 ...

小学“互评互改”作文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 互评互改 作文教学模式探析。作者 刘金容。新课程 小学 2017年第04期。摘要 小学语文作文 互评互改 是广大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它符合小学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 合作 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施互评互改,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

小学“互评互改”作文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 互评互改 作文教学模式探析。作者 汪玉华。读写算 2012年第43期。摘要 互评互改 作文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的作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 提出的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本文总结了 互评互改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