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分米、米。
课题名称:认识厘米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法】:直观讲解、讲练结合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
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
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试量后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①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 ②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 ③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
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
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 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
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
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还有cm等。 (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 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教师说明:从“0”到“1”就是1厘米长。 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厘米的线。
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厘米的物品。如: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①测量橡皮的长度。
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
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②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三、动手操作 1、用直尺测量 (1)测量彩色纸条让学生先自主尝试测量,经历测量过程**测量方法。然后在看书中测量方法。 齐读:
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2)测量一段毛线的长度。 问:
毛线的长度怎样测量呢?生:把毛线拉直再量。
师:毛线拉直后,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教学生画出线段,在测量) (3)完成“试一试”的测量线段。
2、用直尺画线段 (1)尝试画线段,让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画任意长的线段。教师指导。 (2)按要求画线段。
指导学生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段下面标出长度单位。 师生总结画法:
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长。
四、综合实践拓展应用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认识厘米。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长。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感。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教法】:讲练结合、实物演示。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讲授新课。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1)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米的认识、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3)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师:
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厘米.(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或1m=100cm(5)教师出示卷尺。
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
2.练一练的题。3.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米__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米的认识。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或1m=100cm
教学反思】课题名称:分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分米有多长。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讲练结合、师生互动。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回忆、展示1米和1厘米的长度。
2、通过观察,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尝试**。
1、认识分米。
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的关系。(1)观察直尺得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新知。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初步感知分米、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师先展示两根线绳(一根长1米,1根长1厘米):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比一比,看一看老师手里的绳子大约有多长?
你们的眼力可真好,简直就是火眼金睛了。
看:老师这还有一根线绳(师拿出1分米的线绳)。请同学们再用手比一比,并想一想:这根线绳与刚才拿出来的这两根线绳比较有什么不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测定方向
测定方向。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 2页例1 例2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2.培养学生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进行认真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并清楚地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3.培养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
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2014 2 李锦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进位 的加法。2 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 黄剑成。单元教学内容 课本第2 14页的内容。单元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除法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 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