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发布 2024-04-05 04:25:13 阅读 1460

认识宽窄。

指导孩子通过观察,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其大小、多少、异同等等,提高宝宝的观察和辨别能力。

目标。教宝宝认识宽窄。

准备。5块长短、宽窄递增,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硬纸板。

方法。1.家长出示一块长方形纸板,引导宝宝说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2.让宝宝把5块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硬纸板用重叠法比较它们的长、宽,并说出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哪个最宽,哪个最窄。

3.请宝宝将这5块长方形纸板按长短、宽窄的顺序排成一排。

指导。家长一定要求宝宝说清颜色。

比宽窄。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宽窄,积极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2、在操作中经历对10个以内物体按宽窄排序的过程。

3、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彩色片。

2、学具准备:彩色片、不同宽窄的积木等。

3、操作册、蜡笔。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走线的游戏。叫过小桥。”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

2、集体活动。

今天有些客人来到了我们班,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接受吗?”

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宽窄。

看看,这两个彩色片谁宽、谁窄呢?”

教师取出“彩色片”中的宽窄比较明显的2片彩色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谁宽、谁窄。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请幼儿每人抽取一片彩色片,和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宽,谁的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比较宽窄:比如一端对齐比或叠放在一起比较。

学习按宽窄排序。

请幼儿拿好自己的操作卡片回到位子上,进行操作卡片,并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出10个彩色片的宽窄,又是怎么排列的?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多种方法比较积木的宽窄并排序。

第二组:找找教室内外宽窄不同的物品并排序。

第三组:完成操作册第页的活动,4、交流小洁,收拾学具。

谁来说说在活动中你是怎么来进行宽窄排序的?”

请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宽窄不同的情况时是怎么比较的。引导幼儿收拾整理好学具。

活动延伸:1、请幼儿将椅子搬到走廊上,搬一把椅子可自由进出,但搬桌子时就卡住了,为什么?怎么办?

2、在室内找出宽窄不一样的的物品并排序,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出物品宽窄的。

认识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

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

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比较粗细。数学:比较粗细。

活动目的: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活动过程: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 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 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认识薄厚。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数。

2、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和厚薄,能将物体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具:**,厚薄不一的书5本。

学具:幼儿用书第32页,笔。

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1) 巩固认识高矮,按高矮排队。

请三位高矮不同的幼儿站到前面来,让大家观察比较,可以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有序地排队。

再请5——6位高矮不同的幼儿上来,让他们目测比较高矮排序。

2) 认识厚薄。

出示厚薄不一样的书本,提问:这里有什么?有多少?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用比较和目测的方法认识书本的厚薄,再请幼儿上来比一比排一排,学习按厚薄给书本排序。(从薄到厚、从厚到薄。

)2、操作活动。

1) 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哪个厚?哪个薄?并认读汉字:厚薄,并在厚书旁边的圆圈里图上黄颜色。

2) 观察比较彩色格子的长短,说说:哪个颜色的格子最长?哪一种最短?并按从长到短的顺序在右边的格子里写上写上数序。

3) 启发幼儿按数序提示给格子涂色。

3、活动评价。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师表扬正确排序并大声讲述的幼儿。

比较厚薄。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法,区分2-5样物体的厚薄,并对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通过分类合作比较,体验快乐。

准备:木板,书,围巾,纸,袜子,毛巾,饼干,鞋盒,饮料,积木,篮子。

过程:一)目测。

1、师: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们现在穿的要怎么样啊(厚)那现在的的呢(薄)

2、出示木板。

师:我这里有一块木板,你们觉得是厚还是薄呢?

师:那我现在在拿出一块,现在这块木板是厚还是薄呢?

小结:原来一样东西是不能比的,要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才能比较厚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块木板厚的(用眼睛看)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3、出示书。

师:那请你们再来说说这两本书谁厚谁薄。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啊。

4、出示鞋盒。

师:咦,那这两个盒子呢,请你上来指指看,你用这么办法啊。

小结: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比较东西的厚薄。

二)触摸。1、教师出示围巾。

师:天气变得冷起来了,我要围怎样的围巾,那请你们想想看,这两条,我要围哪一条呢。

师:你们都觉得是这条厚吗。

师:那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呢。

师:对了还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请幼儿上来摸,上来区分。

师:那金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是哪条厚,哪条薄。

小结:我们刚才可以用自己的手来摸一摸,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3、在每张椅子下面放两样厚薄不一的东西。

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个篮子,请你来比较篮子里的东西,在最厚的东西上面贴上紫色的记时贴,贴好的小朋友把篮子送到这里,记住自己是放在**的。

教师检验2-3样物品。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触摸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相邻数。活动目标:

1. 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2. 认识数字9。

3. 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1.《幼儿画册》

2. 数字卡片1-9大小各一套。

活动重点:能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

活动难点:认识数字9,并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过程:1.了解1-9以内相邻数。

1)师:我们小朋友有相邻朋友,那数字宝宝也有相邻朋友吗?我们请数字宝宝出来问一问吧?

出示数字卡片1-9(乱排数字顺序)

师:数字宝宝排的队伍出来了,看排的对吗?

让幼儿重新排放数字卡片。

2)帮助幼儿找出数字宝宝2的相邻朋友。

师:3和4的相邻朋友是什么?

幼儿**3的相邻朋友是2和4,延续7的相邻朋友是6和8。

2.游戏:相邻朋友在**。

教师把1-9张小数字卡片发个9名孩子,抽取大数字卡片其中一张数卡,“嘿嘿,小朋友,我问你x的相邻数是……”

相邻数的幼儿出来(游戏反复多次)

3.幼儿操作《幼儿画册》。

教师出示《幼儿画册》

师:“小天使在天上按数的顺序挂星星,有的星星背过身去,你知道背过身去的星星是几吗?请小朋友给背过身去的小星星写上对应的数字?”

1)教师发放《幼儿画册》给幼儿操作。

2)教师在旁边指导。

4.教师和幼儿跳数字操来结束活动。

找邻居。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

活动准备:数字1—10卡片。

活动过程:一、引题。

1、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代表小动物的数字;

2、老师说数字,请幼儿说出数字代表的小动物的叫声;

3、老师学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出这个小动物两边相邻的数字是几。

二、游戏《拍手问答》

1、复习10以内的相邻数。教师边拍手边问,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如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3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3的朋友是2和4。(可请个别或集体回答)

2、游戏:卡片乐。

—游戏开始,把1—10的卡片放在桌面上,教师请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

—赢幼儿先取一张卡片,输的幼儿找出它的相邻数。

—游戏再次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操作。

1、幼儿完成数学作业本《找邻居》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指导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业。

3、教师批改作业,纠正个别作业做错的幼儿。

四、活动结束。

给数字排队。

设计思路: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和他们可以表示量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

因此,我通过给顽皮的数字宝宝排队的情境,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数的顺序,以及通过出示一定数量的动物卡片,让孩子们在认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字表示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10以内数字,他们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

活动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和生活中的情景相关联。

活动准备:多**设计1到10数量的动物**;数字卡片从1到10各两张。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谈话导入:1.教师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好不好呀﹗老师出手指,小朋友们说出数字,然后交换。老师说数字,小朋友们出手指,如(我说5,我出5)。

2.刚才的手指游戏真好玩,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按数拍手的游戏,老师说出一个数字,然后小朋友们一起拍几下手,不能多拍,也不能少拍。

二、在游戏中体验、感知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1、小朋友们真能干,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下这些数字宝宝,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1)看课件,识图,说数。

2)出示卡片,认数。(今天,数字宝宝也来到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们快来认识一下吧﹗一边认一边零乱地贴在黑板上).

2、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数字宝宝很顽皮,它们到处乱跑,站得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讲秩序。下面我们来给数字宝宝们排排队吧﹗(板书课题)宝宝们来和老师一起帮助这些数字宝宝们排好队、站整齐呢?(请幼儿上台操作)大家看,数字宝宝站整齐了吗?

我们一起用手指数一数。(幼儿从1数到10)。宝宝们真棒,数字宝宝们站好了,宝宝们也归队了。

(鼓励,奖励,提示让孩子回到位子上。)

3、老师手中还有数字宝宝呢。它们想和小朋友握握手,然后一起玩一个找位置的游戏。(请小朋友们自己上台找位置,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大家看看它们都排整齐了吗?

鼓励一下他们。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请数字宝宝1来到老师这里(让数字宝宝1回家),我们一起把其他的数字宝宝按秩序送回家去(孩子送宝宝回家,老师鼓励,奖励孩子们)。

三、在数与说中理解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1、说位置。请小朋友从前往后数,说出自己坐在第几排,从左向右数是第几个,并引导孩子说出 “我是第几排,第几个。”再说一说老师站在第几排,第几个。(逐一完成)

2、老师指着一个数字问:这是几?它从左边数起排在第几个?它还可以表示什么?(数量),如几支粉笔?引导幼儿说出数字既可以表示顺序,又可以表示数量。

四、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让我们知道了数字宝宝从1到10的顺序,还知道了数字既可以表示顺序,又可以表示数量。小朋友们回家后要告诉爸爸妈妈,你的座位在第几排第几个?你有几本书?

几位老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测定方向

测定方向。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 2页例1 例2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2.培养学生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进行认真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并清楚地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3.培养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

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2014 2 李锦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进位 的加法。2 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 黄剑成。单元教学内容 课本第2 14页的内容。单元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除法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 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