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本单元会认识生字22个,会写28个。2、;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习作者抓点、有顺序地观察和说明的方法。3、背诵第6课。
4、知道并会背诵“日积月累“的内容是一首花名歌谣。5、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
第一部分1课时第二部分《古》、《爬》、《蟋》预2展2《世界》1三1自学。
第一部分:单元导读课部分。
单元主题,我明确时阅读单元导语,想一想:间1、我知道了,本单元学习专题是什么?我将围绕这一主题学习哪几篇文章?
预设浏览课文,我知道1、《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中流传千古的名句分别是任2、《爬山虎》的作者是谁?爬山虎为什么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务分3、《蟋蟀的住宅》作者是国著名的学家,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创作力著名的《》。
配4、《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人公是谁?他提出的假想是什么?5、试着读读本单元日积月累中的花名歌谣。
单元字词,我清楚1、会写、会记、会用的词有哪些?小组交流2、会读、会记的词有哪些?及准备要3、优美句段,我积累。
(先不着急,等我们学习后再把它们展示出来吧!)素。
认真默读课文,独立完成学案。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展示任务分配、《古诗两首》1、课文朗读学习目标,我明确(个人、小组表达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可)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品读感悟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二)小题选择精彩课文,我理解。
古代的酒楼、驿站以及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得很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一、课前预习。
一)结合课文理解。
不识:只缘:莫:疑:豚:
二)通过书籍,网络搜集古诗的作者、生存的时代。
二、品读感悟。
一)有感情朗读古诗。(1、自读2遍,读通顺。2、组长组织齐读一遍。)(二)翻译诗句。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挑战自我。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每首诗中蕴含的哲理。
试一试:你能不能声情并茂的背诵出诗中的意境?
爬山虎的脚》知识储备:一、课前预习苏轼,字子明,号东坡(一)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做到不丢字拉字。居士,北宋著名文学(二)理解词语。家、书画家,“唐宋八。
均匀:大家”之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漾起:南宋著名诗人。庐山:在江西北部,多痕迹:悬崖峭壁,清泉飞瀑,三)多音字树木葱笼,气候宜人。
铺空。二、品读感悟。
一)快速浏览下面的问题,带着问题有感情的将课文自己读一遍,然后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齐读一遍。
二)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
叶圣陶:江苏人,现代(三)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自然段这些与脚无关的东西呢?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四)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子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
五)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六)归纳观察要注意的事项。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二单元
5 古诗两首课时安排 1课时。出示自学要求。1 正确 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2 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选项 1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 千里...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课题课型。6 爬山虎的脚课时第二课时。第2课时。精读教师教师王淑英。学习目标。1 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 样子 颜色 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 以及它与墙的关系。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学习重难点重点 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前准备。爬山虎...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主备 李剑峰审批 第 二单元 鸟鸣涧第1课时。教学基本建议 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 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 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生字,读出诗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