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
一、教研前的困惑:
近年由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薄弱,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狠抓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第一课时教什么、怎么教成了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盲点。一位语文老师说:
“第一课时无非就是破题读文,总体感知,教字教词,扫清障碍而已。只不过每个第一课时都这么上,教学实在没劲,学生也没有兴趣。”应该说,这位老师的话道出了第一课时的一般教学程序和任务。
因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新接触课文,需要破题激趣,需要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需要读通课文;读通课文,自然需要扫清字词障碍。第一课时要完成这几项任务是符合教学逻辑的,许多课文的教学也确实在按此逻辑顺序演绎教学进程。经过两学年的课题研究,从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课中,发现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是无主题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儿又是无明确目标要求的朗读,只求广度,不求深度,主题不突出;二是越位式教学——把一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都放到了第一课时,缺乏主次之分,结果是走马观花,学生收效甚微;三是八股式教学——所有课文的第一课时都采用“揭示课题→自由读文→反馈字词→概括全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的固定的教学环节,没有因材施教,学生感到乏味。 这种不伦不类的第一课时课堂教学,从课的起点上看 ,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的起点上。
这样的教学安排,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误导与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第一课时能这样上?这样上了,那第二课时干什么?
有的教师在第一课时就把课文教完了,于是留下的“后遗症”比较多:部分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词语没记住、不会写,对文章的内容一知半解……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没按“季节”规律与课时目标“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二、研究的收获:
经过两学年的教学研讨,对第一课时的教学颇有收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整合课程,合理划分课时。
语文阅读课的第一课时,老师该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内容到底如何安排,教程究竟怎样设计?第一课时真的没有精彩可展示吗?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还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
从我们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家常课来看,识字学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份内目标;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我们既不能把本该第二课时才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也不能使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遭到旁落或匆匆走个过场。其实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不但要体现课程目标和课文的学习特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之间的关系,还要遵从学生的阅读规律,合理地制定学习内容,确定恰当的、合适的学习任务,体现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分度和梯度。
更何况第一课时往往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最强烈的时候,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策略时,要了解学情,因课而异,因材施教;要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兴奋点”,这样针对性才会更强,学生的兴趣才会更浓,教学效果自然才会更好。那么,第一课时的教程如何设计才能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呢?首先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乘兴而来,其次要构建阅读场,让学生尽情读书。
具体地说,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唤起阅读期待;第二步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第三步学习生字新词,交流感悟所得;第四步切入课文重点,小结设置悬念。
2、有效教学,从预习开始。
上新课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会布置预习作业,但真正的预习效果怎样,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去好好预习了?他们往往敷衍了事,甚至不把预习当作业,一听到这样的作业,个个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预习等于没有作业,不要抄写,读不读谁也不知道。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在我们老师,在我们老师布置任务不具体,检查不到位,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如果布置预习作业,那么这一天就不布置其他作业,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讲明预习要求,并在第二天早读课进行检查。有布置,有检测,学生自然不敢偷懒。
我给学生这样布置预习作业: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至少读五遍;自学生字词,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仔细研读课文,提一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预习检查我放在早读课和语文课上,早读课我让同桌互相检测朗读情况,正确60分,通顺80分,流利100分。
课上在讲学生字词时检测生字预习情况,在通读全文后让学生提问,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整合,一部分第一课时解决,一部分作为上第二课时的预习任务再布置下去。由于预习任务的具体,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加上及时的检查,学生不再敢偷懒了,预习效果好,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精心设计,让导入激趣。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大多教师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上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导入的方法是多样的,一个谜语、一个故事、一张**、一首歌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因课而异了。
4、抓住重点,巧理课文。
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理解课文,也就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试问,有哪个人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字与词语都理解清楚了再阅读的? 所以,我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涉及课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工作。
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灵活安排教学的任务。如学习《找骆驼》,学生自然都对怎么找很感兴趣,或许在学课文之前早已在家里读过了,如果第一课时依然是按照固定程序读词语、读课文的话,学生一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他们最期待的可能就是在大家面前一展身手。那么,老师可以就在第一课时邀请同学们上台说,并向其他同学提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要求。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又能使他们在下一课时的学习中静下心来,思考文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5、围绕重点,留下悬念。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教学《花钟》一课,初读后学生充分了解了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课结束时抛下话题“这么美的花是如何做成花钟的?
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
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是无限的艺术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
—教学**。
大滩小学冯秀花。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有效文本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优化思考
教学 江苏省盱眙县穆店中心小学 蒋静。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第一课引导学生发现风筝材料的介绍对富兰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克林人物形象升华的作用。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 在熟读第四自然段的基础。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能养成学生良。上,引导学生揣摩关于天气等情况描述好的语文学习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教案。课文简说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课前能充分预习课文 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自主 合作 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 读记 本课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摘抄喜欢的段落语句。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如何上好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
河北省高阳县庞佐总校许会敏。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 是激发学生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 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因此,我们有必要。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如何上的问题。一。第一课时目标定位要准确。作为第一课时,应着重考虑学段 文体和学生情况三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