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3-02 12:45:02 阅读 6109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借助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得出不同情况下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进而归纳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乘法法则。然后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具体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接下来,从含有几个正数与负数相乘的具体实例出发,归纳出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的关系。

同时,指出了“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是0,积为0”的规律。

1.2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2.1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1.2.2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2.教学目标分析。

2.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材给出的气温变化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本已学过正数与零的乘法运算,在中学已引进了负有理数以及学过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之后进行的。因此,在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学生会比较容易找出规律,对于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学生也容易抓住其运算的两步骤,即先定符号,再将绝对值相乘。

4.教学过程设计。

附:板书设计。

5. 教学反思。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设计,一般有两类:一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给出法则,组织学生用较多的是练习法则、背法则,以求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则;另一类是让学生体验法则的探索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前一类可能会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但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后者不仅重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数学设计采用的是较为适中的方法,没有教材中引入的那么繁琐,但同时兼顾了上述两类设计的优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却是难教又难学。半课例采用的是让学生观察、实践、合作**、发现的探索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如何归纳和总结。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中,必须解决的3个难点是:如何自然地引入带有负数的乘法;怎样体现负负得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怎样说明有理数与1和0相乘的结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比赛和个人抢答,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增强了竞争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从而积极参加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 会利用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3 知道倒数概念。学习过程。一 探索发现。探索1 思考一下,回答下面问题。3 13 23 33 4 法则归纳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 例1 计算 注 计算时,先定 再把相乘。探索2 由...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

3 3 5 2 44 3 5 2 4 3 当负因数个数是时,积为 当负因数个数是时,积为 二 展示交流 知识点三 一 自主学习,小组互助。计算 1 2 3 0 42 2 0 3 4 二 展示交流 由上得出 1 几个有理数相乘时,只要有一个因数为 积就为 2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的个数决定...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有理数的乘法。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 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 1 等于多少?表示什么?答案是 表示3个2相加,即 2 请将写成乘法算式?它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 二 探索新知,归纳法则。以下各个问题由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