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27核舟记 第一课时
年级科目 八年级语文课题 核舟记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郭静 授课人 苏琦郭静教研组审核 教务处审核 学生班级 姓名 核舟记 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作者,学习并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2 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2 过程与方法。1 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
核舟记第一课时作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课堂练习 20分 一 阅读 核舟记 选段,完成以下练习 16分 船头坐三人 嘻,技亦灵怪矣哉!1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2分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 其两膝相比 者 2 舟尾横卧一楫 3 其船背稍夷 4 盖简 桃核修...
核舟记第一课时学案
学案。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罔不贻有奇衣褶诎楫壬戌虞山。二 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罔不因势象形2.尝贻余核舟一。3.高可二黍许4.其两膝相比者5.佛印绝类弥勒6.神情与苏 黄不属。7.珠可历历数也8.钩画了了,其色墨。9.长曾不盈寸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