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1 23:15:02 阅读 3045

课题:枣核第一教时。

主备人:王长安。

授课人:王长安。

授课班级:八(2)(3)

授课时间:9.21

一、教学目标:

、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设置悬念的构思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往往集中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无论走到**,故乡的山川、草木,故乡的一切,总是萦绕在心头。《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的旧时同窗,越到晚年思乡越切,以种枣树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放映**,认识萧乾。)

二)课前检测:(幻灯片展示)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蹊跷殷切嫣红土坳

指出一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故弄悬虚风烛残年迫不急待如火如荼姹紫焉红感慨良深不约而同再接再励。

三)展示目标:(出示幻灯片)

四)精讲点播:

1、整体感知:朗读全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枣核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写了一位旧时同窗久居国外,尽管家庭事业都如意,但越到晚年越思乡,总是想起故乡院里的那棵枣树,当作者来看她时,再三托付为她带几颗生枣核来,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

枣核在全文中起贯串全文的线索的作用。

2、结构特征:

(1) 旧时同窗要枣核作什么用?在课文什么时候出现的?

明确:是为了要试种,把家乡院落布置成家乡总布胡同的样子。用以寄托对故土的思念。在作者到达之后参观她的后花园时才知道的。 (放映北海**)

(2)那么课文前几个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的作用。共设置了两次悬念,“再三托付,用途蹊跷”设置悬念,到达后,见到枣核“故弄玄虚”加深悬念。

3)作者在文中用一句话概括了旧时同窗的爱国的民族的感情,请你找出来,读几遍。

“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一句话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深化了题旨。

3、根据上面的分析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

学生回答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一段要枣核,设置悬念。

第二部分:2—4段,见枣核,加深悬念。

第三部分:6—10段,话枣核,解开悬念。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五、强化训练: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1、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2、 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六、课堂检测: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1、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2、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3、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七、布置作业:

1、 记住本文词语。2、预习课后练习。

二、三。2、 板书设计。

枣核。索枣核———留下悬念。

种枣核———解开悬念。

枣核 第一课时

高邮市 初中八年级 上 语文导学案。学习过程。一 目标导航。学习目标 1 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 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 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 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重点 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

28枣核第一课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枣核 h h 勤快 q n q ng 折腾 zh zh 困住 k n k i 2.形近字组词。核 梨 折 牲 困 该 犁 析 姓 因 3.把词语和解释连起来。衙役古代装钱物的口袋。善罢甘休衙门里的差役。钱搭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4.你认为枣核...

6 《枣核》第一课时

主备人 王志明。授课人 王志明。授课班级 初二1 2 授课时间 2012年9月17 一 教学目标 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2 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3 饱含深情的语言。二 教学重难点 设置悬念的构思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