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1 21:25:06 阅读 5389

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六国论》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2.

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1.帮助学生明确文章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论证的方法。

2.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及作者的写作目的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作者介绍:

学习方法。资料链接。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学习过程。用案人自我创新。

导入新课】(相信你自己,你能行!)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走进文本】1、解题: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4、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

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5、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赂()秦耶暴()霜露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6、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第一部分(第。

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

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

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文本研习】一、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

赂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二、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

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

“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问:哪一个是主要的?

(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

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

提示:议**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

“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三、留作业。

1.背诵第段,准备诵读第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课后。反思。

《六国论》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授课课时授课章节名称。授课时间授课形式。六国论 第一课时。1 学习本文中例证 对比 分层 引用等论证方法。2 掌握虚词 以 为 而 之 实词 兵 亡 速 向使 礼 教学目的劫 3 理解作者提出 六国破灭 弊在赂案 的论题的本意。教学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 对西夏 契丹的妥...

《六国论》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 六国论 第一课时。2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感受和 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设想 由学生自主学习 六国论 中实词 虚词及重点字词的翻译,教师对于一些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明确议 的论点 论据 论证。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唐太宗李世民在...

《六国论》导学案第一课时

高二语文审定 汪帮清编制人 李家奎编制时间 2009年9月21日。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加强诵读,体味文章雄辩的气势。2 学习课文第。一 二自然段。重点难点 1 积累文言实词,掌握词活用。2 学习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学习方法 诵读 讨论。知识链接 1 作者介绍 苏洵 1009 1066 字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