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2 11:25:09 阅读 3041

高二语文审定:汪帮清编制人:李家奎编制时间:2009年9月21日。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加强诵读,体味文章雄辩的气势。2、学习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掌握词活用。2、学习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携子至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援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薄。

参与修篡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写成不久即去世。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背景介绍:战国初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由弱小变为强大。原本强劲的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衰落下来,只能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政治腐败是因,割地赔秦是果。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方论是为其针对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来,宋和辽多闪发生战争,败多胜少。军事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较弱,只有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加点安的音。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如弃卓芥.()与嬴.不而助五国也(五国既丧.()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食之不得下咽.也(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句子节奏,用“/”线划出句子停顿处(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定矣。(3)后秦出赵者再,李牧走却之。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小组比读,评出小组的“诵读明星”

诵读明星。评选理由。

二、局部**。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疏通文意,理解下面句中带点的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之...破灭之道()也。或()曰。

六国互丧魂落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2)翻译下面句子赂秦而力之,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研读**。

文章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整个文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疏通文意,理解句中带点的词。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然后得一夕安康()诸侯之所亡().

暴秦之欲无厌()胜负已判矣()此言得之().下面四句中“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b以地事秦c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举以予人。

2)翻译下面句子。

a则秦之所大欲,诸候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b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研讨**。

文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文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

三、当堂检测背诵。

一、二自然段。我的反思】

《六国论》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授课课时授课章节名称。授课时间授课形式。六国论 第一课时。1 学习本文中例证 对比 分层 引用等论证方法。2 掌握虚词 以 为 而 之 实词 兵 亡 速 向使 礼 教学目的劫 3 理解作者提出 六国破灭 弊在赂案 的论题的本意。教学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 对西夏 契丹的妥...

《六国论》第一课时

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六国论 第一课时。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 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 主张抗击 的思想。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1.帮助学生明确文章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论证的方法。2.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 六国破灭 的根本原因及作者的写...

《六国论》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 六国论 第一课时。2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感受和 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设想 由学生自主学习 六国论 中实词 虚词及重点字词的翻译,教师对于一些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明确议 的论点 论据 论证。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唐太宗李世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