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第一课时预习案

发布 2024-02-29 19:00:12 阅读 4841

过秦论。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冯艳茹备课组长:邵志云

教研组长:穆云华。

知识技能】1、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

2、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2、体会本文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3、诵读课文,把握语气,准确理解课文主旨,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辩证地分析作者对秦灭亡原因的看法。

2、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化为能力的目的。

第一课时预习案。

一、知识准备。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是西汉著名的大儒,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贾太傅汉高帝七年(前200年),贾谊出生,这个时代正是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的年代,它既给贾谊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机遇,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坎坷和痛苦。

贾谊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上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他的生活也基本上是以读书习文为主18岁时,他便以能诵诗书擅写文章而闻名于郡中当时的名士河南守吴廷尉欣赏他的才学俱优,将他列置门下。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听闻河南守吴公颇有学识,且政绩卓著,便征召吴公为廷尉汉元帝元年(前179年),贾谊在老师吴廷尉的推荐下,被征召入朝,立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晋升为太中大夫从此,22岁的贾谊便踏上了仕途,成为西汉政治集团中的一员。

汉文帝对贾谊很器重,在把他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又与诸大臣商议,想把他升擢为公卿,但遭到群臣的反对此后,汉文帝开始有意疏远贾谊,并将他派去当长沙王的太傅。

在政治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地处偏远的长沙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湿度大,自认为此去长沙将享寿不长,而且又因为是被贬谪,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在这种情况下,他便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

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刘揖人朝,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而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非常伤心一年以后,由于伤感过度,贾谊也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死时年仅33岁。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

二、教材助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函( )雍州( )鞭笞( )膏腴( )合从缔交( )

陈轸( )翟景( )逡巡( )遗镞( )蒙恬( )

藩篱( )隳名城( )销锋镝( )瓮牖( )氓隶( )墨翟( )锄櫌棘矜( )谪戍( )度长絜大( )

2、熟读课文。

三、预习自测。

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d 振长策而御宇内。

2、 解题。

过秦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章。“过。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膏腴(yú) 藩篱(fān蒙恬(tiǎn)

b.逡巡(qūn锋镝(d墨翟(zhái)

c.谪戍(zh鞭笞(ch黔首(qián)

d.户牖(yǒu棘矜(j赢粮(yín)

2、贾谊的悲剧。

洛阳才子贾谊,是西汉文帝时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他刚二十出头时,就受到汉文帝的赏识先是“召以为博士”,随后不到一年又破格提拔为大中大夫由于贾谊上书言事,切中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制的主张,汉文帝还打算把他提拔到领导高层,任公卿之位然而一些王侯重臣却嫉才诽谤,讲他的坏话,汉文帝便渐渐地疏远他,让他离开京城,去长沙做长沙王的太傅(老师)贾谊横遭贬斥,十分委屈,瞻念前途,一片茫然路过湘江时,他触景生情,由楚国大夫屈原的受谗放逐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写了一篇有名的《吊屈原赋》,以寄托自己的悲愤三年之后他虽被召回京师长安,但又改派为梁怀王太傅,终未得到重用于是贾谊一直郁郁寡欢,忧愤成疾,年仅三十三岁,就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贾谊被埋没实在可惜,所以历来人们都同情贾谊,对汉文帝多所指责可是宋代苏轼却写过一篇《贾谊论》,没有把贾谊之死完全算到皇帝的账上,而是在惋惜之余,从人才自身的内在原因来分析贾谊悲剧的必然。

苏轼认为贾谊的主要问题是“不能自用其才”为什么他不能很好地使用自己的才能呢?原因无它,在于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东坡先生在这里提出的“志(志向)、量(气量)、才(才能)、识(识见)”,对于成就一番事业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仅有远大目标,却无豁达大度的胸怀;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审时度势的识见,那么必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到头来抱负理想也将付诸东流贾谊虽不是志大才疏,但毕竟年轻,见识经验不足,再加上有某些不合时宜的毛病,即如苏轼所指出的“狷介之操”,往往性情褊急,孤傲,气量狭小,也就影响他不能很好地“自用其才”,以致不能从容地在那些功臣宿将之间周旋应对,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此一来,他的那些经邦治国的好建议又怎能实现呢?

其次,贾谊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善处穷”一个有抱负的人,在顺境下固然可以干得很好,就是身处困境或逆境,也同样能泰然自若地“自用其才”,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当人家不重视你,把你晾到一边,甚至你遭到压制、排斥、嫉妒、打击的时候,你也绝不心灰气馁,仍然坚持不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冷静地看到自身的才干和价值,创造条件,又何愁不能成功?应该说,贾谊被贬官之后,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他一味地沉溺于悲观伤感,怨天尤人,终于“自伤哭泣,至于夭绝”,从某种角度上说,简直是自毁其才正如苏轼所说:“人一时不被重用,怎么知道终生都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

不懂得静心地等待局势的变化和时机的到来,却满腹牢骚,忧愁悲伤,这是自己害自己啊!”看来,这位贾生受不了一点挫伤打击,缺乏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概,心胸器量未免过于狭窄。

历史上的汉文帝虽是一个作风比较好的皇帝,但他的未能善任贾谊,终究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东坡先生说,如果做皇帝的得到像贾谊这样的人才,就应该知道他们的毛病和不足,从而善待人才、爱惜人才可见对于贾生的夭折,作为有人才选拔权的皇帝,实难辞其咎贾谊的个人悲剧既是一种性格悲剧,归根到底,又是封建皇权窒息人才的社会悲剧。

不过话说回来,苏东坡能在古代君权社会那种人才环境下,看到并指出贾谊自身的问题,着实有他独到的眼光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中,虽然早已不存在那种君臣依附关系,但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我们除了还要大力改善人才环境之外,作为人才自身,倘若一时不能天遂人愿,是否应该面临坎坷,笑对人生,来一个“风物长宜放眼量”,多一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多一点乐观旷达的胸襟和远见卓识呢?“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愿苏东坡的这句名言,成为一切人才把握自己、奋发向上的座右铭。

3、贾谊——远去的背影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该怀想的季节,沿着那些铺满黄叶的山径,拾级而上,会想些什么呢?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时节所以,在这个时节,总让我想起,那个在湘江边上徘徊了两千多年了的背影,汉代的贾谊。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人李商隐的《贾生》,让我想起了他,一个报国无门,抑郁而终的儒家知识分子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贾谊生于西汉初年,入朝为官之际,正是所谓“文景之治”的开始,朝廷上下,一片颂声,都说是天下已治,实际上暗藏危机一方面,由于家天下的弊病,各路刘姓王暗中积聚力量,直接影响到**集权**的巩固另一方面,汉王朝北边的匈奴也在虎视眈眈,随时觅机会挥刀南下取而代之而贾谊,这个二十出头的洛阳少年,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初登庙堂,却也看出了汉王朝潜伏着的危机,并敢于指出我们可想见,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面对满朝文武,他对汉文帝说,现在所有人都在说,天下已安,天下已治矣,其实在我看来,天下并未安,天下也并未治他的话无异于一声惊雷,震撼在长安上空。

但贾谊很快就为自己的年轻付出了代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得很清楚:“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年轻的贾谊太自负了他以为,只要心存光明磊落之忠心,胸怀江山社稷富强之重任,就能够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恕不知,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宠大的保守集团汉文帝也不得不将之疏远,赴长沙任太傅虽然贾谊的很多建议被汉文帝采用,但作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他还是不得不踏上了远赴长沙之路今天,我是无法想象他在湘江边上孤身一人,踽踽独行,面对奔腾的湘江水,内心痛苦,无人能知,因伤悲而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他是痛苦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以一个儒家知道分子的良心,以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感知,知道了汉王朝的危机所在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司马迁把他和屈原列在一起做记的缘故吧,“举事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这也许是他痛苦的根源所在。

治国平天下,是封建社会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贾谊也不例外他大力提倡改革,但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从而其主张不被采纳,由于其锋芒太露而且得罪了不少官僚与王族阶层,因而其命运多桀也就不足为怪了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召贾谊回洛阳,拜贾谊为梁怀王太傅,又让他看到了重回权力中心的希望到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未尽职责,于第二年忧郁而终,年仅33岁如果说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太傅,让他升起了重新得到重用的希望,那么梁怀王的坠马而死,则让他彻底的对政治前途失去了信心,所以他最终郁闷而终贾谊的一生是沉重的,与其说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个人的悲剧的话,还不如说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的他把时代的悲剧,把时代的不幸全都背负在自己瘦瘦的的双肩上,背负在自己的心上,最终是不堪重负他的悲剧在于,他出身一个貌似盛世的年代,虽然这个时代危机四伏他的悲剧,其实在他的老师吴廷慰向汉文帝举荐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吧。

4、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咏贾谊》)

第一课时预习案

四 达标测评 得分。1 具有一系列生命特征的物体叫生物,请判断并选也以下全是生物的一项。a 克隆羊 月季花b 试管婴儿 流感 恐龙蛋。c 转基因大豆 智能机器人 酵母菌 d 珊瑚 智能机器人 酵母菌。2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一一池塘内的生物种类,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过秦论》第一课时

过秦论 导学案 第一课时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 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议论的节奏 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2 解义,结合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解读字词的意义,必要时再借助工具书。学习目标 了解关于作者生平 时代背景 根据学法指导,通顺地朗读全文 结合句子成分,准确翻译字词和理解活用 通...

过秦论第一课时

过秦论 预习案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王贵菊备课组长 邵志云教研组长 穆云华。一 预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 词性转变 一词多义的知识。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排偶句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