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恒等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2-28 19:00:06 阅读 8721

课题:5.4-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和正弦(3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 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过程,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及诱导公式。

2. 在公式推导过程中,体会、领悟构造法和“替代”思想。

3. 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诱导公式。

教学难点:余弦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问题:如果知道了α、β的三角比,能否求得α+β或α-β的三角比呢?

具体化:如sin(α+cos(α-等与sinα、sinβ、cosα、cosβ、tanα、tanβ……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

猜测:sin(α+sinα+sinβ,sin(α+sinαsinβ

cos(α-cosα-cosβ,cos(α-cosαcosβ

检验:取α=,即可发现上述猜测不成立!

sin(+)sin=1,而sin+sin=+≠1, ≠1

cos(-)cos=,而cos-cos=-≠

研究:设α、β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为a (cosα,sinα),b (cosβ,sinβ),如图1

图1图2在图2中,设α-β始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为b/(1,0),α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a/ (cos(α-sin(α-

显然有⊿oab≌⊿oa′b′,得|ab|≌|a/b/|

|ab|2=(cosα-cosβ)2+(sinα-sinβ)2=2-2 (cosαcosβ+sinαsinβ)

a/b/|=cos(α-1]2+sin2 (α2-2 cos(α-

cos(α-cosαcosβ+sinαsinβ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cos(α-cosαcosβ+sinαsinβ

可以检测一下:取α=,

cos(-)cos=,而coscos+sinsin=+=

回顾证明过程,体会和领悟构造法的妙处!

思考:如何推导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以-β替代β,并用诱导公式处理负号。

cos(α+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

对公式的认识:

1) 适用范围:没有限制条件均为任意角,可以是数、字母和代数式。

2) 公式特征:同名异号——同名:两同名三角比相乘;异号:公式左右加减号相反。

3) 公式的灵活运用:正用、逆用、变形用。

例1] 求值:——设计意图:正向、逆向运用公式。

1) cos150=cos (600-450)=cos600cos450+sin600sin450=+=

2) cos750=cos (300+450)=cos300cos450-sin300sin450=-=

3) cos2080cos580+sin2080sin580=cos (2080-580)=cos1500=-cos300=-

4) sin180sin420-cos180cos420=-cos (180+420)=-cos600=-

例2]化简:——设计意图:从具体的角到抽象的字母,正向、逆向运用公式。

1) cosαcos(α-sinαsin(α-cos[α-cos=

2) cosαcos(β-sinαsin(β-coscosβ

—如果需要,也可以逆向运用,其中β=α

—触类旁通22

3) cos(450+α)cos (450-α)cos450cosα-sin450sinα)+cos450cosα+sin450sinα)

2 cos450cosα=cosα

例3]求证:cos(-αsinα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公式,并推导诱导公式。

证明:cos(-αcoscosα+sinsinα=sinα

同理可证:sin (-cos[-(cosα

第5组诱导公式:sin (-cosα,cos(-αsinα

tan(-αcotα,cot(-αtanα

以-α替代α,可得:

第6组诱导公式:sin (+cosα,cos(+αsinα

tan(+αcotα,cot(+αtanα

拓展延伸:sin (-cosα,cos(-αsinα

tan(-αcotα,cot(-αtanα

拓展延伸:sin (+cosα,cos(+αsinα

tan(+αcotα,cot(+αtanα

练习:化简:sin (+cos (αcot (αcosαsinα(-tanα)=1

对公式的认识:

1) 适用范围:限制条件(保证正切、余切存在);α为任意角,可以是数、字母和代数式。

2) 公式特征: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奇变偶不变:对于±α,k∈z而言,k为奇数,终边在y轴上;k为偶数,终边在x轴上。符号看象限:把α看成是锐角,则三角比符号正负恰好与“stc”一致!

3) 公式的灵活运用:正用、逆用、变形用。

例4] 若α∈(sinα=-求cos(α-

分析:cos(α-cosαcos+sinαsin,与已知比较,先要求cosα。

解:∵sincosα=-

cos(α-cosαcos+sinαsin

解题规律:求两角和差的余弦,需知单角的正弦、余弦。——寻找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

课堂小结:1、数学知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及诱导公式。

2、数学思想方法:“替代”思想和构造法。

第1课时作业:

1. 求值(写出解答过程):

1) cos10502)sin7503)tan150= 2-

2. 求值:(1) cos1230cos270-sin1230sin270=cos1500= -

2) sin180sin420-cos180cos420=-cos600= -

3. 化简:(1) 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

2) cos(α-cos(α+sinα

4. 在中,若cosacosb=sinasinb,则为(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5. 已知tanα=-将角α的终边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与β重合,则tanβ=

6. 化简:

解:原式==tan2α

7. 若α∈(0,π)cosα=-求cos(α+

解:∵cosα=-0,π)sinα= cos(α+

8. 在⊿abc中,cosa=,cosb=,求cosc的值。

解:∵cosa=,cosb= ∴a、b均为锐角,得sina=,sinb=

cosc=-cos(a+b)=-

9. 已知8 cos(2α+β5 cosβ=0,求的值。

提示:2解:8 cos5 cos[(α

即8 cos(α+cosα-8 sin(α+sinα+5cos(α+cosα+5 sin(α+sinα=0

得3cos(α+cosα=13 sin(α+sinα,则tan(α+tanα=

三角形第一课时

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三角形的概念,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如何按边的长度进行分类。2 操作中感悟三角形的边角关系。3 能判断任意三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过程与方法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三角形,体会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一课时

开门见山,面对全体学生提问 在初中我们初步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前几节课,我们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学习了角度制和弧度制,这节课该研究什么呢?探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回想,再明确一下 情景1 什么叫函数?或者说函数是怎样定义的?让学生回想后再点名回答,投影显示规范的定义,教师根据回答情...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材 人教a版。内容 必修四。主题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对象 中牟二高1605 设计者 王安伟。目标确定依据 课标要求 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正弦 余弦 正切 定义,教材分析 1 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2 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