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主备:宋志昭审核:化学中心组。
初三( )班第学习小组姓名家长签名。
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2、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3、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我思我想】(要求:预习课本p26~p28,完成下列内容):
情景引入] 从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话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形容人具有广阔的胸襟,同时也说明了水具有很好的包容性。海洋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海水中溶解了许多物质,它是一种混合物,那么这些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呢?
一、 溶液。
实验] 溶解现象。
初步**] 物质溶解于水的微观解释。
蔗糖溶于水是在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蔗糖溶液的过程是分子的扩散过程;而食盐溶于水则是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固体表面的和在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氯化钠溶液的过程是离子的扩散过程。这就是蔗糖和食盐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
交流与讨论] 关键是为什么消失?
1.你能解释硫酸铜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2.蔗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的味道是否各处相同?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这体现了溶液的什么特征?
3.形成溶液后,若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溶液分层或析出沉淀了吗?这又体现了溶液的什么特征?
4.此时的溶液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建立概念] 溶液及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的。
1)溶液的组成:溶液由和组成。
溶液质量质量质量 = 溶液溶液体积。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中间,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
稳定性:指时,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2.溶质3.溶剂。
合作**] 观察下图中瓶内液体,然后**相关问题:
1.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2.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这种认识是否正确?
3. 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无色的吗?有色的液体一定是不透明的吗。
知识拓展] 五颜六色的溶液:
1 紫红色:kmno4溶液;
2 黄色(含有fe3+的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等;
3 浅绿色(含有fe2+的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2溶液等;
4 蓝色(含有cu2+的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等。
自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2.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3. 盐水是溶液,糖水也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就不是溶液了。
4. 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溶液变稀了。
拓展**]
实验9-2】水是唯一的溶剂吗?
实验9-3】溶质只能是固体吗?
思考右边实验前的溶液是恰好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形成。
溶液,其中溶质是溶剂是。
自我总结] 溶质、溶剂的判断(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
交流] 溶液的应用。
比一比,赛一赛课堂小测验成绩。
初三( )班第学习小组姓名。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2、可以作为溶质的 (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3、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4、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碘易溶于水b.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c.乙醇能与水互溶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
5、在①石灰水;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bcd6、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a.铜 b.氯化钠晶体 c.蔗糖 d.氯化钠溶液。
7、下列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溶液的一组是。
a.液氧、稀硫酸 b.***气体、盐酸。
c.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 d.糖水、海水。
8、下列物质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振荡,能得到溶液的是。
a.木炭粉 b.铜粉 c.大理石粉 d.银粉。
9、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锌粒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a.锌b.硫酸c.硫酸锌d.硫酸铜。
10、铁和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a.只有硫酸铁 b.只有铁 c.只有硫酸亚铁 d.有硫酸亚铁和硫酸。
课后拓展】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
d.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2、下列各组溶液的溶质判断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为石灰石。
b.将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溶质为kmno4
3、将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稀硫酸中溶质、溶剂的质量;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课后作业】1、完成下一课时的导学案。 2、背诵本课时知识点。
本节课知识点】(浓缩就是精华,精华必须回味)
一、溶液。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9.1溶液的形成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两部分。一 溶液概念的形成。理解溶解的微观实质及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质 溶剂和溶液之间的关系。二 知道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能解释一些相关生活现象。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
溶液形成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学号。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自主阅读。1 什么是溶液 2 溶液具有怎样的性质 3 溶液由几部分组成。4 溶液是如何命名的。质疑问难。课堂研习。知识理解。1 如何区别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实验9 2 实验9 3 小结 实验9 4 小结 悬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 乳浊...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说课稿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说课稿。龙南中学廖竹梅。一 教材分析。1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课标解读 在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对本课题的要求如下。教材内容 地位及作用。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这一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 溶质 溶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