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发布 2024-02-17 16:55:02 阅读 2773

第周星期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前、**中和**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读中悟,自学生字。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

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

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

1.按“**前、**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2.交流讨论:

a **前:

“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填空:**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指导朗读。

b **时:

读议句子,填空:**时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分角色朗读。

c 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五、课堂练习。

1、 填空。

)地问 ( 地回答 ( 地跳动 ( 地握着。

)的枪声( )的喊叫 ( 的脸的小屋。

)的眼光( )的匪徒 ( 的头发 ( 的力量。

2、 写近反义词。

含糊粗暴慈祥。

沉着严重怒气冲冲。

单调宽敞隆重。

六、作业。1.熟读课文。

2.抄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星华。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前、**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课时课件。

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以前:(1~7自然段)

**经过:(8~18自然段)

在法庭上:(19~29自然段)

被害以后:(30~33自然段)

2.如果按时间分段,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

找出“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小结:段落的划分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可以找一些明显的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分清段落后逐段学习。

二)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小声自读第一段。思考: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知道出了什么事?边画边思考。

学生自由读,边画边练说。

“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埋头”指工作很专心,体会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的工作,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怕党的机密文件落入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

2.你还有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找出来。

(1)“被难日”指什么意思?

指李大钊被敌人杀害的日子。

(2)为什么平时慈祥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烧掉时,平时对儿女总是那样“慈祥”、“耐心”的李大钊,竟“含糊”地回答作者的问题,这件事突出地说明李大钊在这一阶段中工作紧张的程度,同时也怕泄露了党的机密。

(3)工友阎振三的**为什么让我们替他着急呢?

“阎振三”是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他的**,预示着敌人将疯狂地镇压革命,共产党人处境非常危险。

3.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话,这里写了几层意思?表现了李大钊什么精神?

写了两层意思:

(1)“我哪儿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

(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三)指导朗读。

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7自然段父亲的讲话。

四)学习第二段。

1.“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指什么?指李大钊**的那天,4月6日清晨。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这句你读懂了什么?

说明他对敌人早有准备,从容不迫。

(2)用“”画出描写敌人的词句,再读一读你能体会出什么?

“沉重的皮鞋声”和“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满脸横肉”、“冷笑”、“搜了一遍”……可以体会出敌人的**残暴,从反面衬托出李大钊沉着、机智、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李大钊对敌人的极度的蔑视。

2.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及对李大钊的临危不惧的敬佩感情读这一段。

3.思考:这一段写敌人逮捕李大钊时,干嘛带来了工友阎振三呢?

实际上敌人为了要从阎振三口中得到李大钊的情况。但是,敌人的打算落空了。阎振三同志身受酷刑,可是仍摇头表示不认识李大钊,说明共产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

4.“阎振三”在这一段出现,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局里去了。

5.打出两组句子分别让学生读。这叫什么句子呢?

这叫前后照应的句子。)

6.反复读这两个句子。

(1)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的工友阎振三。

(2)体会前后照应的句子好处在哪?

使文章结构严谨,使读者对内容不致产生无头绪之感。

五)学生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李大钊在敌人的法庭上,表现坚定、沉着、毫不畏惧。

六)教师指名读第三段,找出与下面这句话照应的句子来。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从这两句话中,看出什么?(讨论)看出敌人在审讯中理屈词穷,只能使劲地敲着惊堂木,为自己壮胆。

七)分析重点句:

1.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出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3.比较三组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我看到了他那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脸。

从李大钊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钊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几天头发就乱蓬蓬的,可见敌人多么**毒辣。但李大钊的神情仍旧平静而慈祥,说明他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坚定信念,不畏惧敌人,不怕牺牲的从容态度。

4.带着这种感情读这一段。大家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八)学习第四段:

1.默读最后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心情无比的悲痛。

2.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说优点、缺点。

2)老师范读。

3)跟读,体会感情。

4)再指名读,评一评,议一议。

3.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1)读开头和后三个自然段。

2)讨论问题。

3)发言总结。

内容上首尾连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谨严,表达清楚;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沉痛心情。

九)课堂练习:

7.练习。a 读下面的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照应的句子。

(1)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b.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来?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答案:(1)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c.课文围绕李大钊讲了哪几件事情?

讲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的坚定与沉着的意志品质;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d.李大钊的表现怎样?

李大钊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板书设计:-**前(1~7)- 形势严峻工作紧张→忠于革命 -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时(8~17)- 不慌不忙态度严峻→视死如归-

忠于革命,为国捐躯) -被审时(18~28)- 平静慈祥安定沉着→坚贞不屈-

被害后(29~32)- 伤心过度记住日子→为国捐躯-

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 第三单元习作 人教新课标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习作中开展合理想象,培养情景创设能力。2 使学生在习作中感受人间真情。3 让学生们在尝试习作的过程中意识到细节对于增强一篇作文的情感感染力的重要性 并尝试运用。教学重点 1 使学生在习作中开展合理想象,培养情景创设能力。2 让学生们在尝试习作的过程中意识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1 心的翅膀。教材分析 心的翅膀 选择了一段没有结局的童话故事作视点,对不同年龄 不同阅历的人进行了一番想象力的透视 同样是续编一个童话故事,身为工程师的丈夫 想了好半天 竟 想不出来 我 的同事 想了想 后则以解答应用题的方式给出了令人 哑然失笑 的答案,倒是四年级的孩子们 使我大喜过望 续编出...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1 永远的歌声。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 淙淙 龇牙咧嘴 鼻涕 剃头 小辫儿 拽住 吆喝 等词语。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 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二 过程与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