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教案

发布 2024-02-14 06:15:10 阅读 3266

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闰土的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鲁迅先生及闰土的**、相关资料,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的幻灯片。

1.(出示鲁迅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2.同学们对鲁迅还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内容谈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少年闰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1)“正”在“正(zhènɡ)在厨房”与“正(zhēnɡ)月”中的读音不同。

2)“佛”在“仿佛(fú)”与“神佛(fó)”中的读音不同。

3)五行(xínɡ) 供(ɡònɡ)品畜(chù)生。

2.反馈学习情况。

课文中有些词语,可能读起来会感到陌生。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以便理解课文内容。

1)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其间、无端、素、如许、单知道”等词语。

2)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祭祀、值年、五行、竹匾、秕谷、潮汛、跳鱼儿”等词语。

3.闰土和我是什么关系?

学生甲:“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

学生乙:闰土和“我”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有关的句子。(老师随机出示句子)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闰土的外貌?(出示第1自然段以及闰土的**)

3.从闰土的外貌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从闰土紫色的圆脸可以看出他经常在海边,风吹日晒,所以脸变成了紫色。

学生乙:从闰土的脸是紫色的还可以看出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学生丙:从他颈套银项圈可以看出家里人很疼爱他,怕他死去。但是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带他出来做工。

4.第1自然段也描写了闰土的外貌,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天真、活泼,很受大人疼爱的健康的海边少年。)

1.结合对本文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述同学外貌,请大家猜猜说的是谁。

1.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跳跃性太大,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有点唐突。

2.整堂课的容量过大,导致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3.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不够到位,导致以后的教学出现不必要的分歧。

第二课时。1.读懂课文,弄清少年闰土讲述的四件事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3.通过分析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的特点。

课文插图、写有课文句子的幻灯片以及相关练习。

1.出示描绘课文第1自然段内容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第1自然段描绘的画面。

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

(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

)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事物,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3.看图想象,背诵第1自然段。

4.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5.闰土还不只是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课文中闰土讲了几件事?默读课文,标画出来。

雪天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潮汛看鱼四件事。

2.你对哪一件事情印象最深?为什么?

捕鸟、刺猹是详写,拾贝、看鱼是略写。大部分学生会对捕鸟、刺猹感兴趣。

1)重点指导:想象刺猹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8~13自然段。

海边沙地,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这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情。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和动词使用的准确。

可以采用删、改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景色描写可以烘托气氛,而动词的恰当使用可以使画面动起来,也让我们感受到闰土的机智勇敢。

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分角色朗读第8~13自然段。

2)闰土向“我”讲述自己捕鸟、拾贝、看鱼的事。谁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看谁读得能让大家身临其境。

3)这部分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填空:( 的少年闰土。

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自由、健康、可爱……)

4.文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投影出示第16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并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甲:“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是小少爷,大多数时间只能待在家里,没有机会出去玩。

学生乙:“我”的生活很单调,不像闰土的生活那样丰富多彩。

2)通过填空练习进一步体会。

当闰土在( )时,“我”和往常的那些朋友( )我们”不知道( )

学生甲:当闰土在(雪地捕鸟)时,“我”和往常的那些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们”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那么多鸟的)。

学生乙:当闰土在(看瓜刺猹)时,“我”和往常的那些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们”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东西,不知道看西瓜还会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3)指导朗读第16自然段。

5.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成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

6.为什么闰土和“我”的生活这么不一样呢?

闰土让“我”看见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日,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啊,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我们”要分手了。读一读第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板书:难舍难分)

学生甲:“我”流着泪说:“闰土,明年你一定还要来呀!”

学生乙:闰土拉着“我”的手说:“嗯!我会把好看的贝壳让我爹带给你。”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活泼可爱的少年。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从外貌、动作和语言等方面来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这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2.课文中说“我”和闰土从此没有再见过面,其实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了。那时的闰土历尽沧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

1.本课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2.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动口动手,养成读写的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只要通过平时的读写训练,以点带面,因小见大,读写融合,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便能得到提高。

闰土难舍难分 “我”

雪地捕鸟四角的天空。

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羡慕、佩服。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少年闰土都有哪些让“我”羡慕的经历?

2)“我”和闰土,你更愿意当谁?

2.你还知道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至少写出三部。

3.文中的“我”认为闰土比“我”幸福,比“我”懂得多,可为什么长大后“我”比闰土“有出息”?

4.以闰土为文章的主角,改写故事,注意闰土的心理活动。

关于**《故乡》的写作背景短篇**《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

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 体会闰土是个机智 勇敢 能干 天真 可爱的孩子。3 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 初读研究整体感知。师 上节课咱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 可爱的绍兴农村...

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 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生字。正确读写 胯下 厨房 刺猬 畜生 明晃晃 等词语。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自然段。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过程与方法 有速度地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根据画面展开联想。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 机灵 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案

反思一。如何点亮 亮点 第一位执教的是陈飞老师,陈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教研组的研究主题,体现 九字 课堂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节可圈可点,也值得我们进一步 的课堂。一 亮点 不亮 根据 教参 的简析和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陈老师确定的亮点是 人物的外貌描写 因为本课的人物外貌描写极具典型,有别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