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4 09:52:13 阅读 9073

《我与地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王健。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2.体悟作者残疾后那种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3.培养珍爱生命、珍爱健康、顽强求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今天在坐的同学们,正处于金子般的豆蔻年华,个个都是标标致致、英俊潇洒的姑娘或小伙子!但是,我想让大家作一个残酷的想像,仅仅只是一个想像,假如你不健全了,看不到、听不见,甚至连脚踩在软绵绵的草地上的感觉和踢一颗路边的小石子的感觉都只能是幻想,你会怎么办?

是啊,海伦·凯勒说:“人生多苦难,但苦难总是能战胜的!”

一九七四年的一天下午,一个失魂落魄的残疾人摇着轮椅,拐进了一个荒芜衰颓的古园。这座古园,把自已的落寞与衰颓毫不遮掩地坦露在这个青年人的面前,以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亘古不变的太阳和许多卑微得再也不能卑微的小生命,唤起了他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激起了他热爱生命的强烈有望,这个人就是史铁生。全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二.满怀敬意识作者。(课件展示)

三.集中注意明目标。(课件展示)

四.开动脑筋读课文。

1.注意以下字词的音和义。

沧桑坍圮苍幽亘古撅捋蝉蜕窸窣譬如熨帖。

cāngsāng tānpǐ cāngyōu gèngǔ juē lǚ chántuì xīsū pìrú yùtiē

2.带着下列具体问题阅读课文:

1)作者描写了古园中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地坛中思考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答的?

3)作者和地坛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它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3.活动一:找出描写景物的语句美美地读。

4.活动二:用作者的话概括景物特点。

提示:(1)荒芜但并不衰败 (2)任谁也不能改变。

5.活动三:作者到古园看到这些景物后,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这三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解答的?

明确:1)关于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为什么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3)怎样活: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

正是因为作者有对死的最冷峻的思考,才有对生的最热烈的爱慕。

6.活动四:作者所描绘的地坛景物与他对生命的思考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地坛与作者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明确:作者在青春韶华之时不幸瘫痪,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来到了地坛。地坛以一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他心灵以强烈的震动,使他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关于生与死的最朴素的哲理。

因而,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了他审视人生的空间,改变了他的生死观,可以说,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成为他人生的哲学导师。

活动五:想一想,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作者在文中写到"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

这正写出了生命的永恒。

五.情思飞扬谈感悟。

提示: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来谈:

1、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

2、如何珍爱生命,珍爱健康?

3、如何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六.豪情满怀诵诗歌。

莎士比亚说:“苦难可以实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遭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像史铁生这样不幸的人,生命的耐力和强力远远超出了常人,因为他在生和死的较量中证明了生的价值。

我们的一生也许会面临许多的不如意,然而风雨过后是彩虹,希望的绿洲总会呈现在你的生命历程中,让我们一起诵读一首汪国真的小诗:《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隐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七.声情并茂作总结:

同学们:生命,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死神同每一个人签定了回归天堂的协定,没有人可以违约。然而一样的结局,却有截然不同的过程。

所以我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等到你发现自己的生命中缺少了什么的时候,才千方百计地去找寻。如果你喜欢听窗外风旋落叶的声音和秋虫的低呤,就认真听吧;如果你爱看雪后初晴时洁白的屋顶和曲折的小路,就仔细看吧。只要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能虚度此生!

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合作!

板书设计:景物思考解答。

《我与地坛》第一课时

程训令。一 导入 512汶川大 中,有这样一张 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有网友这样评论 孩子,你潇洒的一个敬礼,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坚强 也许3岁的小郎铮还没有完全明白这个敬礼的含义,但是,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当生命遭遇苦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同样是面对生命的苦难,史铁生又是怎样思考的呢?今天,我...

我与地坛 第一课时

课时计划。第2周星期一第2节2017年9月5日。课题教学目标。我与地坛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 生与死 的哲理性思索。2.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3.增强学生直面挫折 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 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理解作者对...

我与地坛第一课时教案

我与地坛 节选 主备人 时间 2012 11 7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 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 生命 的感悟。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