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导学案第一课时主备人:胡伟华备课时间:2024年8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感。
情。教学重点:理解诗人选取的独具特色的意象及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学习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学法指导。
1、整体感知文本,初步总结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诵读中反复体会徐志摩在“再别康桥”时,以“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传递给读者的美感。知识链接: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
徐志摩(1897.1.15~1931.
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2024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2024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2024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诗集著有: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再别康桥》、《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春痕》;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二、背景介绍:
此诗写于2024年11月6日,初载2024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2024年10月—2024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2024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2024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三、合作**及展示:(一)(1)给划线字注音。
青荇()漫溯()斑斓()笙箫()揉碎()河畔()长篙()浮藻()
2)文学常识填空。
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二)知识点拨和问题**。
1、诗歌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简要分析这样的好处。
答:写出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作依依惜别。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2、《再别康桥》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诗人捕捉到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答: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特点:这些意象都是远高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四、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彷徨(páng)颓圮( pǐ)芬芳( fēn )雨巷( xiàng )b、河畔( pàn)漫溯( shu)青荇(xìng)寂寥(liáo)c、彳亍(chìchù)凄婉(wǎn)沉淀(diàn)悠长(yōu)
d、长篙(gāo)斑斓(lán)笙箫(shēng)篱墙(lí)(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漫溯斑斓踟蹰枯槁b、狗吠残羹霉菌笙萧c、榆阴干燥汲取通牒d、贪婪通缉摹写缄默。
五、小结。六、小组互评。
七、点火预热。
《再别康桥》第一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2.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具体分析诗歌的情感。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情 2.把握意象,分析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具体分析诗歌的情感。教法学法 朗读法,点拨法。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 沁园春 长沙 和 雨巷 的学习,对意象的含义和寻找...
答案 第一课时
专题长城 第1课时 二 课堂互动 二 分组活动,并了解长城相关知识。1 历史方面 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究竟归谁?长城的修建绵延持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人们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往往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已成了人所熟知的事,但是远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长城就早已开始修筑了。2 建筑方面 ...
答案 第一课时
枣核 第一课时 三 课堂互动 1 思考 课文的题目是 枣核 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明确 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 第一段,带枣核 第三段 托 枣核 在掌心 第七段,种枣树。由此可见,枣核 是这篇文章的线索。2 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