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2 07:25:06 阅读 3011

《春》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班级:c86、c87

课题:《春授课人:张海燕。

教材分析:春》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抓住春景的特点,描写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体会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感情脉络。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朗诵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感情脉络。

2、结合实例,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朗诵能力。

难点:1、体会本文语言所蕴含的感情,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营造出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朗读教学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个步骤都注意突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悟,学会朗读抒情散文,体会春的优美意境。

3、自主**教学法。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会的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教具学具: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歌曲欣赏:春天在**。

同学们,刚刚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季节啊?(春天)是的,春天在青翠的山林中,在湖水的倒影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在哪儿?又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掌握字词:

你觉得本文中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写错?为什么?(幻灯放映学生设计的拼音题和错别字题,要求学生完成老师设计的题目。)

1、字音、字形: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笼(lǒng)着一层薄(báo)烟黄晕(yùn)

巢(ch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 抖擞(sǒu)

2、多音字注音组词hé

sǎnyūnbáohè

散晕薄 bó 和 huó

sànyùnbhuò

hú3、解释词语:

应和抖擞抚摸朗润酝酿呼朋引伴宛转花枝招展。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听教师配乐朗读,从听觉、视觉上感受课文中心思想。

二)学生齐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体会春美在哪儿。

2、课文从盼望春天写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赞美春天。读后分段,说说各段主要讲什么?

三)教师分析课文大意。

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结构图为:

四)重点段落欣赏分析。

盼春。1、抽读,其他同学思考: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急切、喜悦)

哪些词语最能表达这种心情?(盼望着,盼望着)

齐读第1段,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五、作业设计。

1、利用早晚读多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并且背诵全文

2、完成优化设计中《春》的基础积累、课文**与智能演练中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 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 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 能力,如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提...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 马丽。黑河教育 2012年第09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 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 学习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培...

《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春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姓名 总课时 一 单元内容及目标分析。春 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课文,本单元选取的5篇课文都是写景的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或诗歌,易于培养学生 性阅读的能力。因此在教授本单元课文时,应强调在理解内容基础上,揣摩 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积累好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