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感受大自然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生命力。
2.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而深沉的爱。
3.学习优美的散文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中比喻、拟人、衬托的写作手法。
2.能够复述出散文中的五幅春景图。
3.理解文章末尾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难点: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你们看,那峰峦雄伟的高山,波澜壮阔的大海,喷薄而出的红日,这一切的一切让人心旷神怡,充满期待,而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对于美好的春天人们都赶着去赞美去歌颂,这不,一群英英少年就用他们的声音送来了对春天的第一份祝福。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一个朗诵。(****)好了,欣赏完少年的祝福,老师就得问问你们了:你们也经历过十几个春天了,有谁能用一句话或者一首诗甚至一首歌来描绘一下你们眼中的春天?
(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202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2024年至2024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niàng
liáochēngsuōlì
xīshū
dǒu sǒu
cháo酝。酿。嘹亮。
撑。伞。蓑。笠。
稀。疏。抖。擞。
安巢。二、听读课文,领悟课文。
配乐听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春”写了春天的哪些内容?
明确:本文的文题为“春”,是作者经过对春天全面、细致地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描绘出了春天的花、草、风、雨、人。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春天的?分别指出每一个部分所在的段落:
盼春(1)绘春(2---7)
赞春(8---10)
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情感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到来,热切盼望,春到人间,尽情欣赏;感春生情,讴歌赞叹。
3.赏析盼春(齐读第一段)
同学们,春天是不是很容易就到来了?
对,并不是,作者对春的心情可以用文中的“盼望”一词体现出来。“盼望着、盼望着”连用两个,写出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拟人手法,巧妙地表现出春天的来临,将春天人格化,富有诗意。
4.赏析绘春(小组分读2---7段,抽学生读)
同学们,春天是如此的勤奋,它唤醒了沉睡的万物,自然界的万物就像刚睡醒的孩子一样,“欣欣然张开了眼”,用了拟人手法,表现出万物复苏的可爱情景,山因小草而朗润,水因冰雪消融而涨,春日的暖阳犹如小孩红通通的脸,一切都是那么的有精神,表现出春天的新气象。
作业:作者笔下的春如果按照春天景物构成的图画,可分为哪几幅图?思考并归纳出来。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 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 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 能力,如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提...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 马丽。黑河教育 2012年第09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 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 学习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培...
《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春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姓名 总课时 一 单元内容及目标分析。春 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课文,本单元选取的5篇课文都是写景的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或诗歌,易于培养学生 性阅读的能力。因此在教授本单元课文时,应强调在理解内容基础上,揣摩 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积累好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