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面颊可是要好好保养的呀,所以这个“颐”有保养、保护调养的意思。用什么来保养呢?“天和”意为“自然的和气”,就是在这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人的身心得到调养。
这个园名有意思吧,这座园林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样把它展现给我们的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二、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课文内容。
1.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
通过预习,这些词语你一定能读准了,试试吧:
长廊、柱子、栏杆、五彩的画、神清气爽、万寿山、耸立、琉璃瓦、闪闪发光、佛香阁、金碧辉煌、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
这些词语中,有些是颐和园的景点名称,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欣赏**)
2.从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么多的景点,作者游览时可不是一下子都看到了,老师请同学来分段读课文,大家边听边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读着这些句子,作者游览顺序就一目了然了,你能把刚才我们找到的景点按游览顺序排列吗?
你们看,作者边走边赏景,每走到一处,景色就有所变换,这种写法就叫“移步换景”,这可是我们写景时常用的方法呀!
3.这几句话已经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交待清楚了,那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又写了什么呢?
左边同学读开头,右边同学读结尾,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美丽)
哪一处写得更美?(说不尽)
4、小结: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移步换景的写法使内容清晰有条理。
三、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一)“游赏”长廊。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说长廊“有名”,它“有名”在**呢?指名读第2段,找出你认为能让长廊出名的地方。
交流:(用“我认为,长廊的有名是因为……”的句式交流)
点拨:“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长(具体数字说明)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美。
比较: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
读读意思相同吗?那句话表示程度更深?
2.这么有名的长廊,我们得好好的欣赏一番,我们一起读书吧,教师引读: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我如同走在画中了,而且还感受到了花的馨香,原来)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3.这真比走在画中还美呀!但是单若只有长廊,却也难免显得单调,是什么让长廊的美锦上添花了呢?(湖水微风长廊)
读读这三个词,联想课文中的描写,那景致之美就会再眼前呈现,这就是读书。
二)“游赏”万寿山。
1.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写万寿山,作者用了两个段落,哪两个?(三、四段)。默读这两段,想想为什么用两段呢?
角度不同:在山脚下抬头一看登上万寿山向下望。
2. 在”山脚下抬头一看”赏到了什么呢?
指明读第三段,注意看这段中写了哪些景点,这些景点有什么特点?
老师从这段描写中提炼了一些词,你能试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吗?
八角宝塔形琉璃瓦闪闪发光佛香阁。
一排排金碧辉煌排云殿。
3. 抓住特点写景,是写好景色的关键。我们继续随着作者登上万寿山,一起来赏景。
第四段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老师读,中间三句分组读,分句子朗读,边读边体会作者赏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4.观察角度不同,眼前呈现的“美丽”也不同,体会: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自读,在这个句子中你看到了那些颜色?(绿树黄瓦红墙)
这些景致是单一的摆在你的眼前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掩映”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写了哪些景物?(碧水画舫游船)
湖水有什么特点?(静绿)引读:作者写湖水静,说它……写湖水绿,说它……就是这样的描写,语言就具体形象啦。
不过老师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产生了一个疑问?“划船”的“划’不该用这个“滑”呀,是作者疏忽用错了吗?(突出湖水的静)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看到了什么城楼和白塔是园中景吗?不是园中景,为什么还要写?
去掉“隐隐约约”可以吗?
这么多的美景,真是说不尽呀!我们好好读读吧: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试背诵。三)学生自读自悟,“游赏”昆明湖景区。
前面的学习,我们先找准段落中着重写了哪些景物,再看景物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这种读书方法你学会了吗?我们试一试:
1.老师把第五段中作者所写主要景物概括为三个字“桥、岛、栏”,那么你能根据课文的描写再找一个字,突出这个景物的特点吗?(小组学习)
2.交流:石桥绿岛雕栏。
四、总结。1.同学们,当我们读过课文,颐和园的美丽是否装进你的心中,我们来回味一下吧,一起读读看,置身其中,你会有什么感受:
湖水微风长廊。
绿树黄瓦朱墙。
碧水画舫游船。
绿岛石桥雕栏。
2.颐和园的美丽不仅仅是这些,同学们你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感受它的美。
五、课后学习建议。
建议大家课后收集一些颐和园的资料,丰富自己对颐和园的认识;
把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读一读,记一记,下堂课再交流。
颐和园。美丽。
说不尽。长廊万寿山排云殿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移步换景。
颐和园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目的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大和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一 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画,你们想看吗?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 的美丽景色吗?这是颐和园里的美景。板书 颐和园 指导读音和写法,请你看老师写颐字,写这个字的时候...
颐和园第一课时
颐和园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游记 颐和园 板书课题,注意 颐 的笔顺 这可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游记。大家通过预习,对颐和园有了什么样的印象?师根据回答板书 美 大 说也说不尽。2.简介 颐和园可出名啦!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 文化价值最高的皇家园林博...
颐和园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入课题。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检查交流初读情况。课后作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课题,导入新。生简介收集的有关颐和园的出示颐和园风景幻灯。知识。自由读课文。1.学生轻声读课文,将生字出示生字卡认读。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词和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地方。2.认读记忆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