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1 09:20:07 阅读 7039

《养花》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二、教学时间:共2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

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摸心灵。

1、生活中,你们觉得做什么事最有乐趣?

2、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很爱养花,他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乐趣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二、读中融入,感受心灵。

一)自由读文,初知“乐趣”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

2、找一找,划一划:老舍先生觉得养花给他带来了哪些乐趣。(二)披文入境,体验“乐趣”1、读文叩问。

(承上交流出示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第。

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

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第。

三、四自然段。学习第。

一、二自然段。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

第三自然短与第。

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⑵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⑶“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⑶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

”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养花第一课时

六下一单元。养花 教案 第一课时 一 学习内容分析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 文汇报 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 我 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 我 爱花 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二 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

《养花》第一课时教案

安定区凤翔学区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课题。养花 课型终审人邢丽萍。新授。课时安排备课组成员南晓霞王刚刘汉雄吴锋张小凤朱红霞。二课时。主备人备课组长初审人朱红霞学习内容。南晓霞。谢娟。养花 第一课时。1 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养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养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科 语文。作者姓名 新界埠中心小学钟丽莎。联系 151 邮箱 设计理念 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承,更不是一厢情愿的灌输。教学只有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与成长发生意义关联,才能被学生所认同,所喜爱,才能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引领。阅读教学中,教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