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 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0 07:40:06 阅读 7226

8.31空气的力量。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2、能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

3、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学习重点: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

学习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使用说明】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156—158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行,自己一定行!)

课前预习——复习回顾】: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3.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或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由国科学家完成。

4、预习反思: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二、小组合作**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一 )大气压的存在及应用。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读p158“马德堡半球”实验:你的感受怎样?是什么原因让16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呢?

阅读〗“读一读实验(德国做的)成功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如:1

总结1〗针对练习:1.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 (

二)大气压的利用

1.塑料吸盘。 如图是吸盘。将它按在光滑的墙上,排除盘内空气 ,盘内气压减小, 远远小于盘外的大气压 ,在盘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被牢牢压在壁上。

2.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用吸管喝饮料先吸走管内___管内___远远小于管外的___饮料在管内外___的作用下被压进管内 ,进入嘴里

3.模仿上面实例,请你写出钢笔吸墨水的原理

针对训练。1、 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 ①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 ②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 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 ④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

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

a ①②bcd ②③

拓展提升:(学有所用,提升自己!)

1.甲型h1nl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要被送到专业医院的“负压病房”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以防止病毒扩散。同学们对“负压”两字的含义有如下三种猜想:

a.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大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

b.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

c.因为病房是封闭的,所以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

1)你认为猜想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2)你判断的依据是

三)大气压的估测

1)用弹簧测力计、塑料挂钩吸盘、玻璃板粗测大气压强。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事先在塑料挂钩上蘸些水并挤出空气的目的是。

测出大气压力的方法是。

测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的方法是。

计算下题中测得的大气压强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不准确因为如图。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282n 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3×10-3m2,求大气压的大小。

针对训练:已知人体**的表面积约为1.5m2.

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为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1个标准大气压p=1.

0×105 pa)

三、展示反馈:(积极主动,展示风采!)

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力把图钉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2.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 )

a、是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是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d、是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3.有一种用塑料或橡皮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墙对它有吸力b.玻璃对它有吸力。

c. “皮碗”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d.大气压的作用

4.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压的作用。

5.在冬天,保温瓶未装满水,当瓶内温度下降时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 )

a. 塞子与瓶口间摩擦力太大b. 瓶口遇冷收缩。

c. 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d. 原先塞子塞的太紧。

6.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a.水对纸板的粘结作用力造成的 b.杯口对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气对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7.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用力将钢笔中的墨水甩出b.宇航员穿特制的太空服。

c.三峡大坝旁修建船闸d.装酒精的瓶子要盖紧。

e.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f. 拔火罐。

g.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h. 吸盘式挂衣钩。

i. 用钢笔吸墨水时,把笔尾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胶管

器材] 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步骤]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

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4)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实验数据]讨论]

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

2)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

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我学到了什么:

课后巩固。1、 课后练习162页。

空气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 空气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青铜峡市大坝中学王国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2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3 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 混合物。过程和方法。1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2 通...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通过对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实验的操作 观察 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 用 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难点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三 教学流程。四 教学...

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空气是第二单元的开篇,也是学生们第一次用化学的眼光看我们周围的空气。书本的要求很简单 1 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在空气中占15左右。2 知道空气中一些重要组成部分的含量。3 知道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会区分。在备课的时候,我翻阅教参,确定了重难点。1 实验2 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我按照书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