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12伊索寓言》课课件

发布 2023-03-17 08:36:28 阅读 5611

伊索寓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三则寓言故事,感悟故事寓意,并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谎言总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谎言。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谁的本领大》,课外也读过许多寓言故事,如《龟兔赛跑》等。他们理解本课三则寓言的内容基本没有难度,寓意理解也没有问题。那么,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的阅读侧重点在于把不同的寓言故事总结归类,从不同的寓言中读出相似的规律;同时,依托寓言塑造的形象,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1.围绕谎言展开思辨,认识三个故事中主人公的谎言出于不同的目的,体会人物的心理支配行动、语言,能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谎言。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谎言。教学准备:多**课件。

一、回忆寓言,分述大意。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三个故事,题目分别是《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三个故事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一句话来讲)二、浏览寓言,寻找谎话。

1.这三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呢?

2.快速浏览三个故事,找一找这些主要人物在故事中分别说了些什么?把他们说的话用浪线划下来。交流。

3.这些主人公说的话中有这么三处,这三处说话的人不一样,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老师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读读,看看你能不能发现?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狼来了!狼来了!”

您的歌声多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

5.小结:这些都是骗人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谎话。(板书)三、精读寓言,寻找依据,感悟寓意。

1.你为什么觉得这些话是谎话呢?我们得有理有据。让我们到故事中去找依据。

你从**看出狐狸说的“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这句话是谎话,请你认认真真地读一读《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把能说明这句话是谎话的句子或词语找出来,可以圈圈画画做一些标记。

2.交流: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学生结合句子明白狐狸说的“这葡萄是酸的,不好吃”是一句谎话,3.狐狸为什么要说这谎话呢?(因为他吃不到葡萄)从**看出他吃不到葡萄?★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学生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狐狸为什么要说谎话。

4.引读:葡萄又圆又紫,可是上窜下跳,使出浑身解数就是弄不下来,看得见,吃不到,所以他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他很想吃葡萄,可是没有能力吃上葡萄,他就对别人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同学们,这里的酸除了指味道酸之外,有没有别的意思?

心里酸溜溜的,就把甜的说成——酸的,把好的说成坏的,把丑的说成美的。这种心理就叫“酸葡萄心理”。这么酸溜溜的话该怎么读?师生评价朗读情况。

5.狐狸这么说这是在干什么?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板书自我安慰。

6.正如伊索最后说的“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齐读。7.小结学法:

找出相关词句研读,证明狐狸说的这句话是谎话。教师出示副板书:找依据。

再抓住相关词句来研读,**狐狸说谎的原因。教师出示副板书:思原因。

进而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师出示副板书:明寓意。

8.请你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学《牧童和狼》《蝉和狐狸》这两则寓言。把找到的能证明主人公说的话是谎话的词句用横线划下来。9.交流《牧童和狼》:

1)你从哪些词句看出“狼来了!狼来了!”是谎话呢?

理解“惊慌失措”。(2)牧童为什么要说谎话?板书:

戏弄村民朗读牧童的话,师生评价。闻声赶来的村民,发现只有哈哈大笑的牧童而没有狼,心里会怎么想?

3)是啊,这小孩子太顽皮了,居然骗大人,而且还不止一次骗大人,你从**看出来的?(4)明明没有狼,牧童却屡次大喊狼来了,借此取乐。后来,狼真的来了。

(引读)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指导朗读。

5)村民们为什么不像上次一样闻声赶来?

6)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伊索也这样说: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10.交流:《蝉和狐狸》

1)从哪些词句中看出狐狸说的是谎话呢?

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理解“圈套”。(2)他设下了一个什么圈套?

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他的这番话听起来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指导朗读。

3)他说这么多甜言蜜语,真的是想夸蝉吗?他呀,是居心不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甜言蜜语的背后隐藏着圈套(板书:

设下圈套)。还记得以前学过的《狐狸和乌鸦》吗?在甜言蜜语前,乌鸦损失惨重,好不容易找来的肉成了狐狸的美餐。

如今,狐狸又用同样的招数来骗蝉了,蝉会和乌鸦一样上当吗?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4)引导学生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扔下树叶试探,二是从狐狸的语言明白蝉为什么没有上当。(5)蝉善于观察富有智慧,善于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这是一只富有智慧的蝉,伊索也这样夸奖他: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同学们,我们通过阅读与思考,了解了谎言背后的心理。有的是自我安慰,有的是为了寻开心,有的谎言背后隐藏着阴谋。

四、归纳寓言特点,联系生活谈收获。

.我们再来浏览一下这三个故事,比较一下,你发现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吗?

.是啊,伊索在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这三则寓言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这故事的寓意。齐读寓意。

.学了三则寓言你有什么收获呢?

4.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谎言,有时医生会对病危的人说谎,这时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有时,为了某些事情必须要说谎话,那是无奈之举。我们一定要同蝉一样,善于思考,明辨谎言。

五、再聊寓言,拓展学习。

1.三则寓言学完了,你们对寓言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2.是的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伊索寓言》这本书里还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同学们课后快去看看吧!

3.布置作业:

1)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2)搜集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故事的寓意。板书:

12伊索寓言。

自我安慰找依据。

谎话戏弄村民思原因设下圈套明寓意。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12伊索寓言》课课件

狐狸和葡萄 一 教学目标 1.能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则寓言。2.理解寓言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 1.能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则寓言。2.理解寓言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三 教具 课件。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出示葡萄的 学生看后说感受。2师 有一只狐狸和同学们一样也想吃这些葡萄。这节课让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12伊索寓言》课课件

伊索寓言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感悟故事寓意,能从寓言中获得教益。2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一两个喜欢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1 围绕谎言展开思辨,认识三个故事中主人公的谎言出于不同的目的,学会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谎言。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一...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力目标 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寓言的喜爱,从故事中学会做人。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二 精读课文。一 狐狸和葡萄 1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味葡萄的诱人。2 一只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