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发布 2023-03-10 13:35:28 阅读 9867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知道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联横的历史事实,从正反两面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培养检索资料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通过讲述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卧薪尝胆等故事,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为实现理想不畏困难的恒心毅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分析、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还有待于提高。但七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的知识并展现自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难点:本课时间跨度大,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程导入。

导入新课】:****(多****)

2700多年前,华夏大地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在那个激荡的时代,勇者彰显崛起之势,智者掀起变革风暴,谋者解开兴亡之谜,这就是中华文明正源生成的春秋战国时代。悠悠岁月沉封了那个金戈铁马、英雄浪漫的时代,留给我们的是古老的历史斑痕与辉煌而又沉重的梦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西周末年,昏聩的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最终付出了身死国破的沉重代价,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和名称的含义。

(学生找出并回答)同学们请注意,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幕:说周王衰落看纷争四起。

看多**出示的**,从**中我们看到东周时期,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势,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大大下降,到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就更可怜了。而正是在此时,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下面我们就根据材料来分析诸侯争霸的原因。

通过出示两则材料来帮助学生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一是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势力变得强大。二是为了争夺土地、财产、人口和权力。

)实质就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幕:观春秋烽火看霸主雄风。

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

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结合老师的提示来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学生分析并作答,教师总结。)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之后起来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这两国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期最壮观的景象。

在晋楚争霸中,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一跃成为中原。

七年级历史教案 七年级同步练习春秋战国的纷争

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同步练习 春秋战国的纷争。1.东周开始于 a.公元前 年 b.公元前 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

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2 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3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教学重点 1 我国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及意义。2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教学难点 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小时候常常会问父母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从 来的?...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七课时。章节数及课题 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都江堰的修建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 内容 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