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发布 2023-03-10 13:34:28 阅读 8693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1

七年级历史教案。

18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

"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二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地动仪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3、解决办法(1)这一课的重点问题学生比较熟悉,可学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形成完整的概念。(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幻灯、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3)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和一些专门的科技名词,以教师讲述为主,但必须做到概念准确。

(4)用归纳法,让学生多做、多读、多讲,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概括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多**、纸、竹简。

五、过程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一起读本课的引言,然后教师概述)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课,我们都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2讲授新课(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板书)(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从竹简到纸的发。

明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纸是怎样发明的?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贡献?。(板书)2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xx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接着又让学生思考第2个思考题: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请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归纳):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板书)(二)、《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有很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并且传到了十几个国家被当作教科书。(板书)(三)、地动仪请同学们思考:

在发生**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发明了地动仪。(板书)(四)、华佗和张仲景首先向学生点出: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教案。

五、课堂小结秦汉时国家的统。

一、经济的繁荣,使得这一时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六、课堂练习见课件制作。附:板书设计。

一、造纸术: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二、《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

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2 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3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教学重点 1 我国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及意义。2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教学难点 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小时候常常会问父母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从 来的?...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七课时。章节数及课题 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都江堰的修建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 内容 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教案

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习目标。1 知道隋朝统一的概况。2识记大运河基本内容。一 板书课题。二 出示目标。三 出示自学指导 p2 6,8分钟 1 隋朝统一的时间 经过。2 大运河的概况 开凿原因及影响。四 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 后教。问题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朝8路出兵,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