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

发布 2023-02-23 21:14:28 阅读 8831

第七课时。章节数及课题: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应用多**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开垦耕地面积扩大;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主要知识点: 商鞅变法。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自制生产工具**》、《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牛耕图》、《自制都江堰平面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商鞅舌战旧群臣》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课前导学。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平面图分析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了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导入: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事先准备展示自己的导入设计方案:有的可能从复习上节课内容人手;有的可能会引用课前小故事;或从当前的改革开放入手等等。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教师小结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投影:《北京人的石器》、《半坡人的石器》、《河姆渡人的骨耜》、《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种,你会选用哪种农具?为什么?

接着提问: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3、铁农具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牛耕。那么我国大约在什么时期就开始使用牛耕了?

用牛耕以前人们是怎样耕地的?

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一组演示用耒耜翻地(倒退)、另一组表演人拉犁翻地(前进),不久,拉犁者脚步变得吃力,并不断用手擦汗。

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什么体会?怎样解决人体力不足的问题好呢?

总结: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精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山凿渠提供了便利,因此,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二、著名的都江堰。

1、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大家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进行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图讲解原因)

所以治理岷江,人们早已望眼欲穿。公元前3世纪,李冰被秦王任命为蜀郡郡守,成为这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李冰有着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

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深入高山峡谷,观山势,察水情,寒来暑往,日夜操劳,制订治水方案。

2、总结:刚才通过几位同学的演示和讲解,我们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

3、展示有关**和**资料。

同学们,赞叹之余你有何感想?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出示彩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这里,我们也要知道:水对人类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珍惜水资源,增强节水意识。)

三、商鞅变法。

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回想一下,前面我们讲过,奴隶主本身拥有谁分给的田地呢?(生:

国家分给的"公田")"公田"有什么特点?(生:不可进行买卖,要向国家上缴一定劳动产品。

)这时,高效率的工作速度使大量荒田被奴隶们开垦出来,而新开垦出来的荒田就变成了部分奴隶主"私田",和"公田"相比,"私田"的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这时的奴隶主们拥有了更多田地。大量的劳动压在了奴隶身上,奴隶生活更加悲惨。

而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也相当频繁,奴隶们开始趁机逃亡。想一想,奴隶的逃亡对奴隶主会产生什么影响?(生:

没人劳动,大量田地开始荒废。)

面对这种部分奴隶出逃、而手中奴隶则无心劳动的情况,如果你是当时的奴隶主们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边讲边图示):

这样看来,奴隶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了人身自由,以种田为生,所以这部分租种田地的奴隶和平民的身份也就转变为什么呢?(生:转变为封建农民。

)而私田的主人也就是奴隶主则转变为什么?(生:新兴的封建地。

主。)这就使旧的剥削方式被封建剥削方式所取代。

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板书:各国变法:)

在大家列举的这些变法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一个?(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会有如此显著的效果呢?我们先来阅读一个关于商鞅的小故事。

(请学生表演"立木为信"的历史剧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取信于民。

),这就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言必信,行必果。)

2、课下同学们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商鞅及其变法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分别揣测一下:假如你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你将怎样推行改革。

板书设计: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时间内容影响 }

作业内容:请看课本第39页"动脑筋",讨论一下: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课后反思:第八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二单元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主要知识点:甲骨文。

教学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教学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导入新课:1、 **有编钟**的幻灯片。

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十二属相的哪一个属相?

2.同学们是依据什么来猜的呢?(图形,意思)

文字的演变:

老师讲述)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提问一)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演示幻灯片)结绳记事“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强调)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小结)不论是结绳记事,还是仓颉造字,要么是一种记事方法,要么是一种古老的传说,都只能是作为一种治史的参考。

那么,我国的文字究竟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过来的呢?

引导学生看书p38《二里头遗志陶器上的符号》)

强调)这些还只是文字符号,还不能称其为文字。

再看导入框中的灰陶尊,以及内容)(幻灯片,甲骨文)

提问二) 请同学们注意它的书写材料,笔画结构,以及从中你能会意到什么?

1. 书写材料是龟骨和兽骨,所以这种文字叫甲骨文。

2. 它的笔画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即: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假借、转注。

提问三)这些龟甲和和兽骨上都写的什么呢?

指导学生阅读p42自由阅读卡。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提问四)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小结):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

幻灯片,猜一猜甲骨文)

提问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答案一:说明了我国文字的时间很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答案二:说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继承它们,我们应该为有辉煌的文明而自豪。

教师总结]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例如,大学者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而且,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

幻灯片,演示文字的演变)

教师讲解]甲骨文之后是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也称“铭文”“钟鼎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

板书设计: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字体又一次变化。

作业内容:做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第九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二单元第9课时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2 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3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教学重点 1 我国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及意义。2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教学难点 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小时候常常会问父母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从 来的?...

七年级历史教案

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习目标。1 知道隋朝统一的概况。2识记大运河基本内容。一 板书课题。二 出示目标。三 出示自学指导 p2 6,8分钟 1 隋朝统一的时间 经过。2 大运河的概况 开凿原因及影响。四 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 后教。问题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朝8路出兵,4个...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第一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 统一国家的建立 板书 二 出示教学目标 1 了解隋朝 繁盛 的历史,包括隋朝的重建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2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隋炀帝的 三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 4页,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