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发布 2023-02-27 16:35:28 阅读 3007

(1) 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 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 根据**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最强时接受能力是多少?

4) 从表中可知,当时间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三、练习巩固:

随堂练习。

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

a、沙漠 b、体温 c、时间 d、骆驼。

2、烧一壶水,十分钟后水开了。在这一过程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

3、某河受暴雨袭击,某天此河水的水位记录为下表:

1)上表中反映了和之间的关系,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2)12小时,水位是。

3)水位上升最快的时间段是。

四、拓展提高。

我国从2024年到2024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则y会怎样变化?

2)x和y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3)从2024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的变化是。

4)你能根据此****2024年时我国人口将会是增加或减少)

五、知识点总结: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化的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是。

2.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般是第一栏表示第二栏表示从**可以发现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

六、作业布置。

习题4.1 第2题。

七、反思对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呢?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元博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1 1.1正数和负数 1编辑 涂启民于虹李春兰。一 学习内容 教材 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3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xxx,身高1.70...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平凉十中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从算式到方程主备人 杨建军参与教师 刘文龙苏红峰朱生华车小刚王江斌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2014.8.28授课班级 审核 教学目标 1 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二次备课 2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分析问题 处理问题的能力,感...

导学案七年级数学

数学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涉及数量关系,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了。而方程就是我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有力的数学工具,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开始学习怎样运用这种工具了。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