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和补角”导学案。
1、学习目标 :
a、1、学会余角、补角的定义。
2、三种角的性质: 1、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2、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3、会用上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b 、重难点:
重:互余、互补定义及它们的性质。
难:用上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c、自主预习。
自学课本p141的内容。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符号语言:如果那么∠α和∠β互为 。反之:如果∠α与∠β互为余角,那么。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符号语言:如果那么∠α和∠β互为 。
反之:如果∠α与∠β互为补角,那么。
试一试:你最棒!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1.填表。想一想: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已知3组角:
a 组 b组c组。
1)对a组中的每一个角,在b组中找出它的补角,并用线连接;
2)b组中有哪些角的余角在c组中?分别找出这些角,并用线连接。
3.判断:1)90°的角叫余角,180°的角叫补角。
2)如果∠1+ ∠2 +∠3=180 ° 那么∠1、 ∠2与∠3互补。(
4)∠1+∠2=90°,则∠1是余角。
5)∠1+∠2+∠3=90°,则∠1、∠2、∠3互为余角。
6)如果一个角有补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
7)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二、合作展示。
1、如果∠1、∠2互余可得3与∠2互余,可得到 。
如果∠1与∠3都是∠2的余角,那么∠1与∠3有什么关系?
如果∠4与∠5互补,可得6与∠5互补可得。
如果∠4与∠6都是∠5的补角,那么∠4与∠6有什么关系?
2、通过问题1,你能总结概括出同角的余角、同角的补角的关系吗?并试着举例说明等角的余角、等角的补角的关系。
3、已知∠α=50017',求∠α的余角和补角。(注意做题格式)三、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1、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学会了什么方法、用到了什么思想二方面谈)。
2、作业布置: 141页练习题
四、 抽样达标。
1、已知∠a=400,那么∠a的余角等于 。
2、一个角是36 ° 则它的余角是___它的补角是___3、锐角α的余角为 ,补角为 。
’的角的余角等于 。
25035’的角的补角等于。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元博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1 1.1正数和负数 1编辑 涂启民于虹李春兰。一 学习内容 教材 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3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xxx,身高1.70...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平凉十中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从算式到方程主备人 杨建军参与教师 刘文龙苏红峰朱生华车小刚王江斌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2014.8.28授课班级 审核 教学目标 1 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二次备课 2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分析问题 处理问题的能力,感...
导学案七年级数学
数学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涉及数量关系,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了。而方程就是我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有力的数学工具,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开始学习怎样运用这种工具了。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