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三国鼎立导学案。
课题。18三国鼎立。
课型新授教具。
多**。学习目的。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
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重点。学习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预习案。
预习过程。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环环相扣。1、出示曹操人物图,教师质疑。2、教师质疑:
1)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在他的一生之中有很多战役,本课主要介绍了那两次战役?
2)他们交战的时间、地点、对手、兵力、结果如何?
学法指导。活动设计。
3、指生回答,完成下表。
战役名称官渡之战。
时间200年。
交战方曹操袁绍曹操孙刘联军。
兵力三四万十万二十多万五万。
结果曹操胜。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败。
学生疑惑。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曹胜袁败的原因?
二、**案。
**过程。三】、逐一分析,加深理解。
一)官渡之战。
1、介绍官渡之战形成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彼此长期混战,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人民苦不堪言,统一已是民心所向,曹操很有政治头脑,抓住时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运用对比的方法介绍曹胜袁败的原因。a、曹操取胜的原因(1)在政治上:曹操很有头脑,纳良臣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中可看出重用人才。
(此处结合导入框)2)在经济上:曹操招募流亡之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生产得到了恢复,兵力得发展,深得民心。3)在用人上:
曹操赤脚相迎许攸,看出招贤纳士,爱才心切。(结合书中插图)(4)在军事上: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袁绍失败的原因在军事上:战前喝酒,掉以轻心,骄傲轻敌。(2)在用人上:
不听信忠言,气走许攸,一意孤行。3、通过比较,进而深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除了我们学习分析的因素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2)结合项羽的“破釜沉舟”中总结出心里因素。(3)结合日常生活、学习,举实例谈体会。
二)赤壁之战1、介绍赤壁之战的形成曹操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和一些弱小军阀,统一北方后,仍不满足,继而挥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2、交战双方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对照表和地图)曹操挥军南下,首先与依附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交锋,刘备见大事不妙,纳良臣诸葛亮的建议,急忙难逃,联合孙刘共同抗曹。在周瑜、诸葛亮劝说,谋略之下,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火烧赤壁,曹操慌忙逃跑,大败而归。
这就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
3、出示诸葛亮和动脑筋的**,穿插教学。
一提到诸葛亮,同学们不免用足智多谋,老谋深算等词语来形容。那请同学们看教材104页动脑筋右侧**,完成动脑筋后,进而从三人出行引出桃园三结义。
4、进行比较,分析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水土不服,患传染病,影响作战。b曹操骄傲自满,战前饮酒作赋,不与当地人**系,麻痹大意,不分降书真假,导致骄兵必败。
(此处结合袁绍和周武王正反两个人物)c孙刘联军纳良臣建议,采用正确的战术。d进而总结,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在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上,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e曹操慌忙逃回北方后,不敢轻易南下,结合刘备、孙权得以喘息的机会,从此,曹操郁闷,不仅死于220年之前,给三国得以形成的机会。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曹操是历史中的人物吗?2、历史上有那三国,由谁在那一年建立的,定都在哪?3、指生结合教材完成教材。
教法及活。动设计。
魏曹丕221建业蜀孙权220成都吴刘备222洛阳。
4、称号有什么不同?
曹丕,刘备称帝;孙权称王,于229年称帝。5、三国是如何发展经济的?
1)魏国注重修建许多水利工程,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2)蜀国注重丝织的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3)吴国注重造船业,促进海上交通,吴国大将卫温于230年到达夷洲,即当今台湾地区。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从曹操的一胜一败中总结原因,并能运用生活学习的实例,结合所学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作业布置。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2.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3.官渡之战。
板书设计。二、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2.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的形成2.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课后反馈。三、训练案。
训练过程及内容。
1.官渡之战发生于()a.184年b.200年c.208年d.220年。
2.奠定三国鼎立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
长平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3.
三国中的吴国,建都于()a.洛阳b.成都c.
长安d.建业。
4.下列行业中,蜀国最兴旺的是()a.丝织业b.造船业c.制瓷业d.冶铁业5.魏国建立者是()a.曹**.曹丕c.孙权d.刘备。
6.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a.地理上的优势b.
诸葛亮的计谋c.孙刘的联盟d.周瑜的水军7.
下列战役,战场地理位置处于最南的是()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8.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a.
曹**.刘备c.诸葛亮d.
孙权9.下列对三国时代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b.
和东汉相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c.是个**孕育着统一的时代d.是各统治集团范围内的统一。
10.下列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都发生在三国时期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1.下列关于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全军覆没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训练方法。
七年级下18 竹影导学案
竹影 导学案。一 目标。1 识记本课生字词 2 品析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3 体会文中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 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二 预习。1 了解作者 2 读课文,找出并识记文中生字及疑难词语 3 再读课文,体会文中充满天真烂漫的童真 童趣 4 查资料,了解一些中外画家 5 回忆...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
26课 皇帝的新装 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扎实掌握问题知识及重点字词,学习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2 自主学习,合作 理解本文精妙的语言,动作描写以及心理描写,把我皇帝的性格特点。深入挖究作品的思想意义。3 全力以赴,激情投入,体验反思,要有敢说真话的良好的品质。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七年级 上 生物教学工作计划。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系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单元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生物 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还有生态系统。第二单元从微观的角度讲述了细胞的结构 生活,构成生物体的途径以及没有细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