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
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卿邪涉( )
猎孰遂( )
2、解词。多务:
治经:博士:往事:若:
见事:二、理解**。
1、《孙权劝学》选自它是由北宋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卿今当涂掌事肃遂辞蒙母。
但当涉猎及鲁肃过寻阳。
3、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
①卿今当涂掌事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非复吴下阿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合作释疑。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5、本文主要是通过来表现人物,还运用了描写。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7.写出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四、课内精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翻译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4、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五、学后反思。
15课《孙权劝学》学案答案。
理解**。1、《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年2、①当道,当权 ②于是 ③粗略地阅读④到了……的时候到 3、①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②古时王侯的自称。
③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④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合作释疑。4、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5、对话侧面。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课内精读。1、“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②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 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需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4、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拓展迁移。1、①迟、晚 ②怎么
2、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②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③只是应该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黄河颂 学习目标。1.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 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学习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学法指导。1 学习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绍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加强对诗歌内容的详细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于 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受于人者不至 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稍稍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也 五 品读课文。1 本文题目是 伤仲永 文中的 伤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方仲永最终 泯然众人 的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爸爸的花儿路了 一 学习目标。1 学习生字生词,了解作家作品。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重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二 分组展示,交流研讨。1 介绍作家作品,要求 注意听,其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