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复习课

发布 2023-02-14 10:00:28 阅读 6233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复习目标:

1、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整理,在进一步理解知识概念的同时,掌握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创设现实情境,改变习题的单一呈现方式,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练习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扫除学习障碍。复习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1.问题导入:我们班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能写出一个比吗?

2.从这个比中可以知道什么?能想出一个和这个比值相同的比吗?组成比例。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内容。(板书:比和比例)

二.梳理。一)罗列梳理:在比和比例这个知识板块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随着学生的回答整理出导学提纲:(课件展示)

1.什么叫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3.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

4.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5.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6.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处。

7.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应注意的事项。

8.什么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正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二)汇报交流。

1.交流比的意义,复习“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追问:你能用字母式子来表示除法和比之间的关系吗?a÷b=a:

b(板书)比还能怎样写?分数形式(板书完整:a÷b=a:

b=a/b,这里b≠0)如果把这里的a/b看作是一个分数的话,比和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追。

问: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板书:一种运算、一种关系、一种数)

2.引问:谁来说说比的基本性质?

还记得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吗?(那个时候,我们学的数局限在整数范围,所以用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来表达,现在的数拓展到了分数、小数,我们就可以把商不变的规律也上升为商不变的性质,谁能表达?)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具体叙述)讨论:三者有哪些相同点?(都是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的相同的数、结果都是不变的)

3.化简比和求比值。

过渡:是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化简比和求比值,刚学这部分知识时,出现了不少错误。今天的你,会怎样看待这些错误呢?

1)出示:化简比:24:0.8=24÷0.8=30分析错因:把化简比当作求比值了。

比较: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

小结:列表比较,是我们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这道题你打算怎样改?

说明:刚才归纳的仅仅是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一般方法,实际计算中,在方法上是可以互通的,但是结果表达上,丁是丁,卯是卯,来不得半点含糊。

2)小练兵:5/12时:10分(化简比并求比值)(强调带。

单位的要统一单位后再求比值或化简比)

反馈:①两种方法,可以化为分,也可以化为时,前者简单。②化简比和求比值都可以写成5/2的形式,读法不一样。

3)化简比:4:80.15:0.757/6:2/3

小结:你们看,根据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再来看各自的基本性质,不难发现知识之间真是彼此融会贯通的。现在的我们,是站。

的高看的远,想的更深。我们还将原有的知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4.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生思考: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有几种方法?(1)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看两个比值是否相等。(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看两个内项的积是否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练习: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6:15和8:20(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判断。)(课件演示)

5.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应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解比例。

解比例:28/x=7:2解:2x=7×28x=98错在**?(搞错比的内项外项)怎样避免出错?

小练兵:①1:x=4/25(看题,这道题目暗藏机关?指生口答)

a×3=b×5,a:b=3:5你怎么看它正确与否?(用比例。

的基本性质检验)怎么改?(两种方法)

a×13 =b×

14 , a:b=()

6.整理:这么多内容,怎么复习呢?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复习整理的方法?

(构成网络图、画**等)今天我请大家用语文中的连词成句的方法,根据这些知识点彼此之间的联系,适当添加字词,串联成一段完整的话。比如刚才有同学提到:应用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等这样的句式。

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反馈:根据比的意义,来求比值;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出比值以后,可以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比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7.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

1)什么样的两种量才能成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都成比例?

2)你能用自己的话比较正、反比例的意义吗?能分别举例吗?小结:

正反比例的知识要点:两种相关联的量,若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例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一定,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例如,购买苹果时,总的**一定,苹果的单价和所购买的重量成反比例。

若比值和积都不一定,则不成比例;例如,收入一定,结余和支出不成比例等。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便于比较、区别。y/x =k(一定xy=k(一定)

4)判断下列各题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①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②已知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③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④正方形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8.

比例尺。

师:对比例尺的知识你了解哪些?学生汇报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适时展示课件,并进行比例尺的有关练习。

9.复习用比例解应用题。

1)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5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想:问题中有哪三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式解答并校对。

2)康桥蔬菜基地平整土地,原来打算每天平整0.8公顷,15天可以完成。结果12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顷?题中有哪三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式解答,并校对。

小结: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步骤:(1)找出题中的三种量,看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另两种量成什么比例。(2)根据正。

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3)检查验算,写上答句。

小结:真不错。通过整理,我们不仅知道了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还知道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我们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心中有数。

1)把5克的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2)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甲数:乙数。

3)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它们的比值是()。

4)如果a×3=b×5,那么a:b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0天,乙队单独做要8天,甲队和乙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6)小丽的身高是125厘米,她的体重是35千克,小丽的身高和体重的数量之比为。

7)如果3a=5b(a,b不为0),那么a:b8)一幅地图,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 cm,表示实际距离是15 k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9)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按照3: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 )

10)小明身高160 cm,小东身高也是160 cm,两人身高之比为2、慎重选择。

1)5:7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3后,比值是()

a、15:21 b、5:7 c、5/7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那么乙数是甲数的()a、2/3b、3/2c、1/2(3)4:5能够和()组成比例。a、5:4 b、1/4 : 3/4c、2/5:1/2

3、火眼金睛。(判断下面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

1)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2)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4)圆的面积和半径。

5)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6)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7)如果y= 5x y和x(8)人的体重和身高。4.解决应用。

1)水是由氢和氨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含氢和氨各多少千克?

2)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直线距离是25厘米,甲、丙两地直线距离是15厘米。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学校会议室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dm的方砖,要360块,用边长4dm的方砖,要多少块?

4)王叔叔和周叔叔是好朋友,他们俩合伙开了一个书店,店面房产属王叔叔所有,年租金3万元,两人各拿出6万元投资,到年底共创利7.5万元。你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

5)张丽和李英带同样多的钱到杭州小商品童装批发市场进购童装。张丽用去900元,李英用去所带钱的80%。已知张丽还剩的钱与用去的钱的比是2:3,李英用去多少钱?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呢?有什么收获?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因。

此,同学们要多交流,相互学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复习

4.小麦的单价一定,小麦总量与总钱数成 比例关系。5.体操比赛的总人数一定,每排人数与排数成 比例关系。例2 实际应用。1 一根电线,长70米,重15.4千克,现有这种电线940米,重多少千克?千克小麦可磨出面粉85千克,照这样计算,6吨小麦可以磨出面粉多少千克?3 同学们做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总复习

比和比例 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能正确求比值 化简比 解比例。2 通过整理,提高归纳 概括知识的能力,加强对知识系统性的认识。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 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知识点。谈话...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1教案北师大版

比和比例。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正 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2.使同学们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感。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与交流。1.正 反比例的意义。1 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