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说明

发布 2023-02-11 21:47:28 阅读 4782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说明。

伊春市西林区钢城小学郑宏伟。

《圆柱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我校的“一二四”阳光课堂教育模式即:独学、对学、群学进行教学的。本课设计力求让学生亲身体验,,以触摸——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展示汇报形成认知为线索,组织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活动,包括验证圆柱两个底面、圆柱的高以及圆柱的侧面展开与圆柱的关系等,把学生对圆柱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的层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

一、导入部分。

由两**形即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后直接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的认识。这样设计使学生由图形的面过渡到体再上升到圆柱。

使学生构建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二、新授部分。

1、回忆生活中的圆柱体有哪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生活,将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2、课前质疑要学习圆柱的哪些知识?这一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开学生想要**新知的欲望让学生从入手,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圆柱的组成和特征打下基础。

3、教学例1**圆柱的组成及特征。

课件先出示例1的学习提纲,结合手中的学具摸一摸,看一看独学圆柱的组成部分,对圆柱粗浅的认识加深书中寻求答案。这样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桌对学**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等的两个圆。

这样设计通过对比、辨析强化对圆柱的认识,学生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时,拓宽了学生思维,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同桌互帮互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最后群学圆柱的高有几条?

怎么测量比较简便?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4、高的拓展部分。

课件出示生活中高的称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5、穿插游戏,体会圆柱高的妙处。

同桌互相快速转动准备好的学具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通过想象、用手势比划大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圆柱辨长方形,层层递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例2侧面展开图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这部分教学打破常规教学,教师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在小组内群学,通过动手剪一箭、说一说发现圆柱侧面展开与圆柱之间的关系。最大的亮点是在学生展示汇报这个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每个小组都在自己的黑板板块上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数学的奥秘。这一设计是给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不同情况及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既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真正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也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变得生机盎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发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做数学”的核心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和“创造出来”。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名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拓展,学生对圆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学生在“形”和“体”共存的情况下,通过观察与想象、猜测与验证,想象图形,感悟侧面的特点,延长了侧面的体验过程,直观的理解数学。第二,让学生在侧面的“展开”与“重建”中,比较、概括出圆柱侧面的特点,理解侧面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分析圆柱的高与底面周长,沟通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全方位的认识圆柱。

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立体——平面——立体”的转换过程中学习圆柱,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也符合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基本规律。这样教学,不仅有助于建立圆柱的表象,还为学生理解侧面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发展、更新了学生关于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提升。

第一题指出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这样设计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圆柱的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重点强调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物体。第二题判断。设计意图是巩固圆柱的各部分名称以及特征,重点归纳当圆柱的地面周长和高相等的时候,圆柱的侧面展开就是一个正方形。

第三题填空题。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之间的区别。第四题动手操作题。

设计意图是为了考察学生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高有关。第五题计算题设计意图是考察学生圆柱侧面展开成为正方形时,圆柱的地面周长和高相等。总体上来看,练习题设计能紧紧围绕新知展开。

在形式、难度、灵活性上都有体现,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使学生对圆柱体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知识,更加体现出思维的开放性、多元性。

四、实践性作业。这是一道开放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还原于学生民主、自愿、激发学生**的欲望和表现的渴望。

在整个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师生共同**“圆柱”的特征为主线,体现了我校的“一二四”阳光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诠释了独学、对学、群学的真谛,使学生的小组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团结协作,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实践新课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和圆柱的侧面积

1 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的实物,认识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然后通过观察 触摸了解圆柱的特征。2 教学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教材没有直接指出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及展开后长方形的长 宽与圆柱的关系,而是让学生猜想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然后引导学生剪开圆柱形罐头盒的商标纸,使学生发现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材分析

圆柱的认识 教材分析2011年版课标中的 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作为教师,我们要把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源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所以我们要把教材读通,更要读透。一 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1 教材简析。圆柱的认识 属于 ...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材分析》

圆柱的认识 教材分析。1 教材简析。圆柱的认识 属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 图形的知识 属于第二学段,教材中分四个层次进行编排 第一层次是圆柱的认识,教材首先呈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 接着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