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2-11 21:16:28 阅读 2075

《七步诗》教学设计。

许家沟小学。

吴军利。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七步诗》是一首富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古诗,在教学设。

计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整合配乐诗**的方法,使静态的语言符号流淌出诗人的悲愤之情。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亲情的可贵,树立正确的亲情观、价值观。

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有过古诗词的学习经验。但是针对我班学生两级分化太。

严重,基础差、底子薄,独立学习能力较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讲起,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从而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经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理解生字词。

让学生朗读古诗,感受诗意,掌握古代诗词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味诗歌意境,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2.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亲情观。

学习重难点:

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学习过程:一、成语引入。

1出示:才高八斗,指名读,齐读。

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极有才华,你们知道吗,这个才高八斗的人最初指的就是曹植。

2简介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弟弟,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存诗80余首、赋文40余篇。10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立他为太子。

然其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遂立长子曹丕为太子。曹丕嫉恨其才华,即位后屡次借机为难他。

今天我们来学习曹植的《七步诗》,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畅谈)

分享是快乐的,老师提供了一些信息,分享交流一下,大家能不能看出什么关系。

曹操、曹丕、曹植关系图)

3、写作背景。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后,欲**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否则就杀头。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植的《七步诗》

二、走进古诗,体悟情境。

一)、介绍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学习古诗是有方法的,我们共同熟悉学诗四部曲。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3、读出自己对诗的初步感受;

4、读出诗情。

二)、了解故事、初读古诗。

为了自己的王位,借口杀死自己的弟弟,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曹植即口一首《七步诗》,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是怎样的一首诗,能在顷刻间唤醒曹丕心中的兄弟之情、唤醒曹丕心中的良知呢?请一个同学把诗读一下!学生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形式多样:自由读、抽读、小组读……)

三)、再读古诗、悟其意。

1、理解古诗你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我们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找对方法很重要,学习其他古诗也可以运用,我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我们的小组长要起到作用,合理分工。

2、汇报交流。

组长分配:一个人说句子,另一个人说意思或者一半人说意思,另一半人说意思。

3、这首诗浅显易懂,看看老师的理解。

随机提问:从诗的表面来看,古诗写了什么?(煮豆子、燃豆萁)为什么会让要杀弟弟的哥哥念起了兄弟之情?

豆子、豆萁与曹植、曹丕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作者以豆子自喻,把豆子比作自己,把豆萁比作哥哥,把豆萁对豆子的煎熬,比作哥哥对弟弟的残杀)

曹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七步之内作出了这样的诗,有人评这首诗“字字有情、字字含情、字字动情”从诗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生:我体会到诗人的痛苦)怎样的痛苦?

(十分,万分)万分的痛苦!请你把这种痛苦放在诗中用声音告诉大家——(一生痛苦地读诗)

从诗中你还体会到怎样的情?(生:我体会到诗人的无奈)怎样的无奈?(万分、深深的)万分、深深的无奈!请你把这种无奈放在诗中用声音告诉大家——(一生无奈地读诗)

从诗中你还体会到怎样的情?(生:我体会到诗人的悲愤)怎样的悲愤?(万分、深深的)万分、深深的悲愤!请你把这种悲愤放在诗中读出来——(一生悲愤地读诗)

请大家万分痛苦、无奈、悲愤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生齐读全诗)

王位与亲情的对峙演绎了这样的故事,千年的王位争夺有几何?你又知几何?诗就要学完了,大家表现非常好,相信大家对古诗的理解一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你能否站在赏析者的角度上评一评这首诗?

(生评)千年以后,另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根据《七步诗》又作了一首诗——《反七步诗》“反七步诗。

郭沫若。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大家比较地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生活在帝王家的悲哀,那么兄弟间应该怎样相处呢?班集体中我们应该相处呢?

三国中:桃园三结义。板。萁。

曹丕。同根生。悲愤)豆。曹植。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

七步诗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习 七步诗 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运用古诗。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师 这节课的开始,老师先来考考大家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有多少。老师提几个问题,看看谁能答出来。1 话说天下大...

六年级语文下册《七步诗》教学反思

古诗本身的魅力体现在它的文化魅力,对于第一次上古诗教学的我来说,面对这一教学任务底气还真不足,特别是听过一节曾获一等奖的教师讲授过 村居 古诗词的文化魅力让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十足,当时就使我们在座的教师感受到了压力。而我校这学期的公开课就是要研讨古诗词教学,现在该怎么上课都是次要的了,该怎样能...

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跨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回到遥远的三国去,去感受三国的历史和文化,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2.在三国,有一位诗人写过一首诗,至今还流传着,世人皆能吟诵,同学们也不例外,这首诗叫做 同学一起回答 3.出示课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七步诗 二 检查预习,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