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 语文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教案

发布 2023-01-31 11:17:28 阅读 4012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人,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学情分析:两首古诗学生在三年级时曾经积累过,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但诗句的后两句有着一定的哲理性,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学准备:**,庐山资料。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理解诗中所含哲理。教学准备:风景画、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第1页。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3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生齐读古诗(配乐)

1、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诗句的意思。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

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庐山风景。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3、巩固。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中的峰、岭。生**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

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4、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

(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

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5、背诵。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第2页。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师检查背诵情况。

6、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7、结束。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

好吗?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察效果。

不同。第二课时《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并背诵。

2.理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理解诗中所含哲理。

学情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古诗学生已能达到流利背诵,但对诗句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说不清。教学准备:风景画、实物投影仪、课本插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题西林壁》。

2.说说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3页。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诗意。

1.自由读《游山西村》,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2.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3.再次自由读古诗,思考诗中主要写了什么?三、读懂诗句,感悟诗理1.自由读古诗,读懂诗句。

学法尝试:要读懂这几句诗,可以想一些办法。诗句下面有一些词语的注释,读一读注释,·也许会有帮助;书上还有插图,看一看插图,说不定会受到启发,还可以与同学讨论讨论。〕

2.按照:“学法尝试”中的思路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力争读懂诗句。

3.集体交流。

1)从注释中知道了“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读懂了第。

一、二行诗。(2)从插图中,了解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是怎样的景象,知道了“疑无路”的意思,知道了“又一村”是指什么。

学法反思:课本中的注释对我们读通诗句有很大帮助;课本上的插图对我们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象也作了提示,抓住这些,就是抓住了读懂诗句的根本。〕4.感悟诗理。

1)指名读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出示课本插图,思考:“山重水复”与“疑无路”、“柳暗花明”与“又一村”之间的联系?想象诗人心理活动的变化?( 3)指名回答。

4)再次启发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5)从诗人游山西村的经历、从你举的例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柳暗花明:绿柳成阴、繁花似锦的美景。课后小结:

第4页。让学生明白诗所反映的哲理:不但明白全诗的哲理,也要理解个别句子所反映的哲理。

“山重水复异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举个例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第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5 古诗两首

5.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教学片段。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 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诗?生1 我想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生2 我想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生3 我想画画。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生1 我知...

2019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语文

课题 20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指导 辞 舍 的字音 指导 陵 的字形。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理解古诗 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资料和工具书 边读古诗边想画面的学习过程,指导理解古诗 鉴赏古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班级姓名。一 比一比,填一填。莫慕腊蜡浑辉。名其妙月身。名而来烛煌。二 背一背,写一写。题西林壁。三 语文与生活。我们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对下面诗句的理解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 积少成多。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