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郑州市二七区刘胡垌小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课程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杜冬婧。
日期:2024年2月18日。
适用年级:四年级。
课时:58课时。
课程目标:1.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在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位置和方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要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能用简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等于180度;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愈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小数加法和减法:学会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运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7.统计: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8.数学广角: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指数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总复习: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课程内容: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简便运算3课时左右。
3.简便运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小数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学习,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本册教材是在上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习内容,常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施手段。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
2、谈话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3、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4、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二)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校本作业,谈话等途径实现。
三、教/学活动。
四、教学反馈。
一)、数与代数。
正确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针对四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
.计算(口算)比赛,我们每月进行一次展示欣赏活动。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每天课前3--分钟口算练习,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在保证每个学生基本运算技能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组竞赛以“对”和“多”者为胜出。
.单元、期中、期末纸笔测试,百分制评价。
二)、空间与图形。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三角形,评价方式为:
.课堂观察:教师观察,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即时的评价。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收集到有关图形的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解决问题的反思整理到成长记录袋中。
三)、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应用。
这两部分教材安排了统计和数学广角两部分内容,评价时主要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评价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课程评价: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90分以上为优秀;(2)80—89为良好;(3)60—7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学校图标,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教师:杜冬婧。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学时安排:六学时。
学习内容:四则运算。
学习目标:1、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2、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4、通过自主合作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学习难点:1、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0不能做除数。
实施策略:一)课程开发。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2011 11 29 10 29 提问者 刘寨一小宋 浏览次数 1230次。最佳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日期 总课时 48课时。课程类型 必修课。学生 教材及其资源背景分析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学习,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提纲 本纲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编写 一 课程目标。二 课程内容。三 课程实施。四 课程依据。正文 一 课程目标。依据 课标 总体目标 4 6年级学段目标,通过我们四年级组内几位数学老师的研讨,制定本学期课程目标如下 1 数与代数。1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 元 角 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授课时间 56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设计者 张喜凤赵越 北重一小。课程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学生会说出小数的意义,会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并且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会举例说明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并会计算小数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