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发布 2023-01-30 03:22:28 阅读 3926

课题人文性。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主题。阅读主题:在反复品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与表达。

工具性的。主题。

表达主题: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习“抓住特点写事物”的写作方法,努力运用在今后的写作中。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电子白板、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修改。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

建议。5.古诗两首。

课型。精读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

一、创设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情境,导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入课题。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

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解题。“西林”的意思。

三、简介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作者苏轼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及写作背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景。

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四、初读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课文,感喜爱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知美。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自学,理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解美课件出示:

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交流第。

一、二行诗句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

六、汇报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交流,感用词的精妙。/悟美。

二)交流第。

三、四行诗句。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4.

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

三、四行诗句。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

七、个性。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诵读,表。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达美。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

八、总结看景)

全文,升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华美。

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

正的评价。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的《庐山。

九、拓展仙人洞》)。

延伸,积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累运用。

背。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题西林壁。

看景悟理。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识庐山真面目,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程序。

修改。教学环节。

一、复习。1.指名背诵读诗。

第一首古。2.指名说诗句意思。

诗。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二、学习(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游山西料,教师补充。村》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

三、读诗,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整体感知4.完成课后练习1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

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

师生活动。建议。

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再读。的意思。

诗,感语。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

交流。暗花明又一村—扬。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五、熟读。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成诵。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

六、作业。这首诗的理解。

忆钱塘江》《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达》《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20.古诗两首。社棠中心学校。安琼。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2.感悟诗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背诵诗歌。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诗的感情。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诗歌是咱们同学都喜欢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古诗。二。出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教案 5

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 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 突出 远 近 高 低 横 侧 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通过 莫笑 足 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 乡间的风光习俗。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四年班语文教案设计总课时 第14节。课题授课时间。5 古诗两首。月日。课型主备人。精读。课时安排本教案使用人。1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教学目标3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4 积累诗人的其他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1 体会诗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哲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