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马说》教案 导学案

发布 2023-01-07 20:06:28 阅读 6148

28《马说》教案。

放生乡初级中学黎冬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背诵全文。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怀才不遇、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教学重点】1 朗读背诵。

2 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 :**展示同学们熟悉、喜爱的人物---刘翔,被邓海平相中,后成为奥运冠军的事例。

启发学生思考:这匹千里马最终得到了伯乐的赏识,但是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被赏识,被重用呢? 学了韩愈的《马说》,我们就知道了。

一自主学习 (完成导学案一)

二展示交流。

1、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韩愈(768—824),唐朝著名文学家,自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也就是中唐时期。其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的遭遇也是这样,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毛遂自荐,可惜不得重用。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但始终郁郁不得志,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2、 解题

请同学们看看标题,我们以前有学过与《马说》这个标题相类似的文章吗?(《爱莲说》、《师说》)。

谁来说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3、朗读课文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组织朗读。

学生范读(注意读准字音)

自由朗诵,互读(同桌之间互读,指出彼此的好与不足)

老师范读(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全班齐读。

4对学,疏通文意,圈画出疑难点。

1、 结合注释、工具书,小组之间讨论,共同翻译。

2、 分小组比赛,谁能提出问题把对方难倒?(就自己不理解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来提问)

3、 派代表来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指出翻译不足的地方,并补充。

三合作** (分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二)

5、按原文回答:

1).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2).描绘千里马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

3). 千里马“才美不外见”原因是什么?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运用反问句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与愤慨的语句:

6). 运用排比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语句:

7).“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发出的叹息是:

8).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6、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千里马比喻人才。

7、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8 揭示“托物言志”的写法

明确:本文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任,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的境遇的描叙表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板书:

托物言志)

四、拓展延伸 (完成导学案三)

讨论:在韩愈那个时代,没有伯乐,那我们这个时代呢?有没有这种现象?假如你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该怎么办?

明确: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放过任何机会,并创造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五反馈练习 (完成导学案四)

1.本文作者___字代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的美誉。后世称其为为之一。是唐代的领袖。

2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

1.)才美不外见通 ,含义是。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 ,含义是。

3.)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含义是。

4.)其真无马邪通 ,含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不饱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4、原文理解:

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2)千里马都受到了那些不公平的待遇?

3)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在那些方面?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6)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

7)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

28《马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以听读、速读、自读等形式为主。

2 .读懂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识记重点词句。

3 .读出感情。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体悟作者的情感。

一自主学习(15分)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解释: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

朗读提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i)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4.对学,疏通文意,圈画出疑难点。

二合作**(15分)

按原文回答:

1).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2).描绘千里马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

3). 千里马“才美不外见”原因是什么?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运用反问句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与愤慨的语句:

6). 运用排比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语句:

7).“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发出的叹息是:

8).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6 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7 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8 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三拓展延伸(5分)

讨论:在韩愈那个时代,没有伯乐,那我们这个时代呢?有没有这种现象?假如你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该怎么办?

四反馈练习。

10分)1.本文作者___字代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的美誉。后世称其为为之一。是唐代的领袖。

2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

1.)才美不外见。

通含义是。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含义是。3.)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含义是。4.)其真无马邪。

通含义是。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不饱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马说教案 八年级语文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掌握短文中的主要词语 句段的含义,背诵并默写全文。2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3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 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 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对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课前小阅读 1 作...

八年级语文教案 23马说教案

23马说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 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3 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4 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 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3 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难点 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自学加点拨...

八年级语文教案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短文 马说 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 难点。1.理解短文 马说 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了解托物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