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马说》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寓意,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遭遇。
二自主预习。
1、本文作者___字代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是之一。是唐代的领袖。
2、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槽枥( )粟()外见()食马()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食马者。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5、一词多义:
策策之不以其道能虽有千里之能。
执策而临之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食之不能尽其材以不以千里称也。
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能以径寸之木。
6、翻译下面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7、填空:本文采用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伯乐”指食马者”指
8、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文中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
三、整体**。
1、分别概括各段内容:
第一层(第1段)
第二层(第2段)
第三层(第3段)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6、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8、在当今社会,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请举例说明。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八年级《马说》导学案
马说 导学案。题目解说 马说 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 杂说四首 中的第四首,马说 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 杂文 大体相似。...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导学案马说
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 23 马说。主备 时间 备课组长审核 教导处审核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人才观。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背诵课文。2 能力目标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 方法 价值观目标 培养合作精...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导学案。马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 疏通文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2 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3 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学习重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重点 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难点 学习方法。1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