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

发布 2022-07-22 07:44:28 阅读 7133

课题马说课型讲读时间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及“说”的文体特点。

2、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重点句子,能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作者托物寓意,以马喻人的写法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才观重点。

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重点句子,作者托物寓意,以马喻人的写法难点。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才观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1、重点字词① 生字:骈pián死槽枥cáolì 食sì马者不外见xiàn

词义:只辱于骈骈死或尽粟。

第1页。食马者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外见且与常马等安求其能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无马邪。

一词多义:食、以、之、其、策(语文书p16-17)④、通假字:《**训练》p10六2(2)练习2、朗读课文至熟,初步疏通,注意语气词“也”3、及写作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与孟郊齐名。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4、“说”的文体特点。

说”,古代的一种议**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第2页。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二、自主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注意句读,小组交流并解决生字词、词义2、疏通课文,难点句子,疑难点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3、讨论: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千里马的命运如何?遭遇怎样?“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那些?从文中找出来。

、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食马者比喻什么?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它暗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

、文中哪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凸现文章的主旨?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第3页。三、精讲释疑解决自主合作问题1、略。

2、注意重点句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定语后置)

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排比)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结合文后练习四)3、讨论:

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的命运只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暗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无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实。⑤、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凸现文章的主旨的句子。

第4页。是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愤懑与不平,对统治者不能知人善任的嘲讽与鞭挞。

、作者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作者长期不得志,屡遭贬谪,而且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

四、目标达成练习,**训练,(p9-10第六大题)五、归纳总结。

1、文章结构:△(1——)正面提出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

(2——)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3——)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2、写作手法:托物寓意(教参p42)。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人才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

篇无一字直接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与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文章生动形象、含蓄深刻,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成功的作品。

六、延伸迁移。

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在封建。

第5页。时代,如果没有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伯乐,确实什么样的人才也会被埋没。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伯乐的作用?

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2、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金子。

3、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4、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事,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布置作业:1《**训练》2背诵课文并默写板书设计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论点)借马论人辱。

名马(现状反证)压抑人才骈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结论)埋没人才教学反思:

第6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短文 马说 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 难点。1.理解短文 马说 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了解托物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教学设计教案

马说。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教学重难点。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干具体事物或形象中。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步骤。1 简介文体及作者。说 见前文 韩愈 公元768 824年 唐代...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韩愈教学目标。理解短文 马说 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学习托物言志的构思方法。3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短文 马说 所阐明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马说 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时安排 2时 第1时 通读文,翻译文,第2 时 理解文大意,明确 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