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 2023-01-07 19:49:28 阅读 5965

《石壕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战争是残酷的,《春望》描述战争后破败的长安城。战争给平常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切切实实的痛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石壕吏》。

二、 背景简介 :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缓兵,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式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三、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逐段理解文意,强调重点字词。

四、研读诗歌:

(1) 这是一首叙事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呢?

时间:暮 地点:石壕村。

人物:杜甫、吏、老翁、老妪。

事件:有吏夜抓人。

(2)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吏、老妪。(3) 文章是怎么样通过这两个人物来记叙抓人的过程的呢?

老妇致辞 (4) 老妇说的那些话都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吗?

不是;是吏的再三逼迫下说的。

(5)老妇人交代了几件事情?

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6)官吏是怎样逼迫老妪的?

汝家的男丁呢?

汝家还有其他人吗?

(7) 老妪的结局怎样?

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战场上做饭去了,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8) 老妇人是真的自愿去服役?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自请服役,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9) 夜深了,谁在哭?作者为什么深夜还不睡?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媳妇或者是老翁在哭,也许为广大的劳苦人民在哭,也许是作者在哭。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讨论。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吗?

六、比一比。

1、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全诗,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力争以最短的时间。

背出全诗。2、检查背诵。

七、作业:1、默写全诗。

、练笔:把本诗改写成一则故事。

教学反思:学生今天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和杜甫笔下《石壕吏》的生活世界有很大差距,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能够沉浸到文本里面,有所感受,有所触动?这是教读《石壕吏》的困难所在。

通常的做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疏通文字障碍之后编演课本剧。但是我看来,,学生的表演大多与文本真实情感有很大的隔膜,结果演下来,即使好看,学生也往往还是浮于文本理解的表面。因此,我觉得教读《石壕吏》应该紧紧围绕文本自身,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与提示,以及反复的“文本接触”,包括诵读——实际上诵读的效果本身就很能看出诵读者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渐次深入文本,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层次。

初中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

石壕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的相关作品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 学习诗歌通过叙述和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情感 重点 3 感受并同情底层人物命运的悲惨,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反思造成这一悲惨现实的社会原因。难点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

石壕吏》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

石壕吏 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石壕吏 下面,我将从教材 教学目标 教法和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自己上课的思路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蓝本,也是师生进行教学互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说教材很重要,也很必要。石壕吏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

初中八年级语文《老王》教学设计

9 老王 导学案主备人 范君。学习目标。1 能力目标 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增强知识点的概括能力。2 情感目标 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教学重点难点。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 关爱他人。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