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教师版

发布 2022-12-31 04:52:28 阅读 1860

第一节什么是力【授课时间:1课时】

第二节力的描述【授课时间:1课时】

第三节弹力力的描述【授课时间: 1课时】

第四节重力 【授课时间:1课时】

第五节摩擦力 【授课时间:1课时】

第一节力的合成【授课时间: 1课时】

第二节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授课时间: 1课时】

第三节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授课时间:1课时】,

第一节压强【授课时间: 1课时】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授课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第三节、液体的压强【授课时间: 第二课时 】

第四节连通器和液压技术【授课时间: 1课时】

第五节大气压强【 授课时间: 1课时】

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授课时间:1课时】

第二节科学**:浮力的大小(一)【授课时间:1课时】

第三节沉与浮【授课时间: 1课时】

第七章力。第一节什么是力【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 多****设备;磁铁、铁钉、铜条、握力计、小球、弹簧、钩码、橡皮筋、木板、玻璃棒、纸屑、小车等。

教学重点 】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 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一、力的概念

演示实验:手握握力计、折弯铜条、棒击小球、弹簧拉钩码。以上实验可用投影仪展示,以利于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记录,分析情况。提问:以上实验都有哪些特点?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通过**实验与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带领学生总结上面实验,对实验结果以及学生举例结果进行归类。

老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动到静、静到动、 快到慢、慢到快、方向改变等)。提问:

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形变的例子,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例子?

演示实验:带有橡胶塞,塞上有玻璃管的玻璃瓶,装满水,手握,水上升。提问:瓶子是不是发生了形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老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形变很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

三、演示、思考利用多**演示实验:

(1)磁铁吸引铁钉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请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问: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特点?

老师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老师演示实验:木板上有一铁钉,木板后有一磁铁(隐藏),移动磁铁,铁钉运动。提问:铁钉为什么会运动?

老师肯定学生的猜测,总结:当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物体对它施加了这个作用。

让学生分析教材图8-1-1中谁是受力物体?谁是施力物体?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做实验:

(1) 弹簧拉钩码。 多**放映

(2) 小车撞击绷紧的橡皮筋。

(3) 两人站在冰上,一人用力推另一人。

带领学生讨论、分析。提问: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老师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明白:两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即是受力物,同时又是施力物。它们的力是相互的,是成对出现的。

六、典例分析

例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它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c.生活中的有些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受三个力的物体一定不会静止

例2、关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c. 我们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只不过省略不谈了。

d.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施力物体不一定存在。

例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受力物体不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第二节力的描述【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 多****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教学重点 】 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 力的图示。

一、 力的三要素

利用多**展示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 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19页图8-2-1的实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 力的单位

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 ……所受的重力。

三、 力的图示

利用多**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 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对学生做进一步指导,纠正。

四、 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将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比较。

举例作图:

(1) 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 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五、典例分析。

例1、用沿斜面向上10n的力拉木块,请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例2、一人用2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箱子a,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画出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例3、在图11中作出小球所受绳子拉力的示意图。

第三节弹力力的描述【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设备: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钢尺、学生也可自己准备圆珠笔上的小弹簧。

教学重点 】 力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 】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一、 弹力。

老师利用多**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2)拉伸或压缩弹簧。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弹力: 二、 测力计及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三、 实验**

老师用多**展示拔河,牛拉车 ……等**;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四、经典例题

例1:下列有关物体受外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思路点拨: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有的形变能恢复,叫弹性形变,不能恢复的叫塑性形变。

解析: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会发生形变,故b项错误;发生形变后的物体,当撤去外力后,有些能完全恢复原状,有些不能完全恢复原状,a项错误,d项正确;不管是硬物体还是软物体,只要有力作用都会发生形变,c项错误。

规律方法:(1)对于弹性形变,当力撤去后可以恢复原状。(2)若两个物体在直接接触的同时,也存在弹性形变,则两个物体间有弹力的作用。

(3)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对于接触面情况一定的前提下,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例2: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范围。

思路点拨:弹簧测力计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测量力的仪器,需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解析:使用弹簧秤前,先要了解弹簧秤的测量范围,不要让弹簧秤测量超过它测量范围的力;再了解弹簧秤的刻度上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还要观察弹簧秤的指针是否与零刻度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则要调零。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以免测力不准确。测力计可以倾斜使用,还可以倒挂使用。综上说述,a选项错误。

八年级下册词语复习教师版

八年级下册。1 藤野先生。1.上野的樱花烂漫时节,望去确也象f i h n 绯红 的轻云。2.实在bi o zh 标致 极了。3.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lu d 落第 4.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b x n 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5.有几个和...

八年级下册《组歌》导学案教师版

组歌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2.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涵丰富的哲理。3.理解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一 新课导入。有一位诗人,美国前 罗斯福曾称他 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 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教师版

华英学校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姓名。一 古诗名句填写。8分 1.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 3.水调歌头 中 此事古难全 里的 此事 是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