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认识固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认识固体》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一课。
2、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依据物质世界板块中关于“物体的特征”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固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现阶段完成对固体和固体的认识,体现“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多种多样的方法的设计思想。
《认识固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上学期学过《水的认识》,知道了用多种方法了解水的一些性质,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认识固体。
本课是以固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固体,了解固体的性质。在**固体性质的过程中,学会用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实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目标——认识固体。
3、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固体的性质。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2)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固体,从固体的颜色、形状、轻重、软硬、透明度等方面分析固体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的性质。
二、说教法、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这样说到:“学生求知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一个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为主要依据”。因此,本课为了让学生认识固体的性质,我设计了大量的观察活动,为学生全面认识固体的性质,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在课堂上我主要引导学生以①自主学习,②提出疑问,③实验**,④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知道表述一种固体要从它的颜色、形状、轻重、软硬、透明度等多角度去说,才能说得更加具体、更加全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的基本理论,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我根据这一理念,运用简单易行的科学**活动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得出结论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根据学生认识水的过程,引出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固体》。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猜猜这些常见固体有什么性质?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颜色、透不透明、形状,接着向学生交代这些都是固体具有的特点,在科学上把这些特点叫做性质(板:性质)这样以旧引新的导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急于想认识固体的性质。
二)研究固体的共同性质。
这是本课突破重点、难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时机。
1、引导学生知道还能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固体的性质。
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猜测——怎样研究——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各小组一边做实验一边完成**的填写。
4、各小组汇报实验经过、发现及得出的结论。
三)全文小结。
通过回顾本堂课所学的有关固体的知识,最后得出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四、说知识延伸。
在本课结束之前我设计了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就必须不断地去观察、猜测、研究,我让学生回去做实验,把两和睦不同的固体倒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有趣现象。做好记录下节课来汇报。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明、清晰,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3、认识固体。
性质:颜色、气味、味道、透不透明、
味道、轻重、流动快慢、张力。
三年级科学认识自己
第二课认识自己知识总结。1 精彩补白。1.人体从外形上可以分为 头 颈 躯干 四肢 四部分。2.躯干包括 胸 和 腹 四肢包括 上肢 和 下肢 3.上肢包括 上臂 前臂 和 手 下肢包括 大腿 小腿 和 足 4.每个人的指纹都 不相同 而且终生不会 改变 5.损伤后,新生的 仍具有原来的 纹理 因此...
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
离不开的空气。一 填空。1 人和动物吸入的是空气的氧气 呼出的是 二氧化碳。2 登山或潜水时要带上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或水里的空气 少,不能满足人体的呼吸需要。3 生活在水中的的动物也需要呼吸空气,水中的鱼是呼吸 空气 在水中的空气。海豚要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呼吸 新鲜空气。4 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吸入 ...
三年级科学认识水实验记录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 1 认识水。实验器材 牛奶 白醋 糖水 冷开水 热水 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2个水槽 一个杯子 一根短而粗的水管 一根细水管 一块抹布。实验类型 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 鉴别各种1 出示不同液体 牛奶 白醋 糖水 冷开水 热水 液体。...